正文

二十年前言中中日之战(1)

为什么是毛泽东 作者:任志刚


丈夫要为天下奇

二十年前言中中日之战

两年潜心学习之后,毛泽东开始投身于社会活动,这时候他的组织才能开始显露。这是他最重要的才能,也是他力量的源泉。中国社会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但没有人能将他们组织起来。就如同每一个铁原子都有磁性,但被杂乱无章地自我消耗掉了,只有在统一的磁场中才能显示出磁力来。这一切需要有人来组织,毛泽东将自己和他领导的共产党化作了这一统一全国人民信仰和力量的场力。

他的社会活动的第一个成果是驱逐了自己的校长张干。这是毛泽东不同凡响的开端。

张干是一个有才干、有魄力、“年轻有为”的校长,一师的多数名流教师就是他极力聘请的。但为了贯彻上级多收学费的指示与学生们顶了牛,学生们认为张干“媚上”, 私德不淑。毛泽东认为攻击私德没有抓住要害,自己出手拟就《驱张宣言》,尖锐地抨击张干误人子弟、不适宜校长职位,广为散发后引起极大反响。

张干气恼至极!张干是数学老师,这显然影响了他对毛泽东的判断,因为毛泽东数学常常不及格。而文科教师多数意识到了毛泽东的不世之才。怒火搅乱了理智,张干决定要“挂牌开除”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7名发动“学潮”的学生,以儆效尤。

这一举动成了火上浇油,杨昌济不顾与张干的交情,联络了徐特立、方维夏、袁仲谦、王季范等先生,以罢教迫使张干收回成命。后来,张干郁闷地离开一师。在学校只有校长开除学生的,哪有学生“开除”校长?这一奇迹,只有毛泽东做到了。

其实张干不是什么坏人,毛泽东后来也说,驱逐张干实在是没有必要,做教育家张干其实是很称职的。解放后毛泽东一直照顾张干的生活,这是后话。

张干只是毛泽东锋芒稍露后倒下的第一个。毛泽东出手了,但如果就此认为他获得了什么力量,那也太夸张了,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毛泽东开始行动了。

1915年1月,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了吞噬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为了当皇帝居然准备接受。消息传出,举国愤慨,毛泽东写下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这表明毛泽东将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我们民族之大幸。

袁世凯紧锣密鼓地开始复辟帝制,大才子杨度等出面网罗名士,为袁世凯造势。听说老师黎锦熙也有可能被拉进去,毛泽东写信劝阻,他虽然做不了什么具体事儿,但他已经亮出了自己的政治倾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