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的第一要素:保存自己(1)

为什么是毛泽东 作者:任志刚


成功的第一要素:保存自己

虽然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之火被扑灭,毛泽东在井冈山却像是残留的火星,又被点燃了。接连几座县城被占,使国民党江西当局大惊,于是出兵,对井冈山第一次“进剿”。

1928年年初,敌人来了,这是毛泽东真正的第一回临敌,前面的真不能算,都属于抽冷子给敌人一下。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毛泽东是什么时候学会打仗的,但可以肯定,毛泽东的军事天才就是这时候展现的。有资料表明毛泽东此时已在总结战争的取胜之道,因为他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原则,他已能集中部队,然后针对两路敌军较少的那一路展开攻击,制定出利用晨雾发动袭击、围三阙一的作战方针,这一招就是将敌人赶出阵地、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致胜法宝。这是很了不起的悟性。

第一次与正规军作战,毛泽东就取得了好成绩,全歼敌军一个营和县靖卫团,俘虏近300人。

就是在这次战斗后,又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被天才制造出来了。我们不得不叹服毛泽东作为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多才多艺发挥到军事领域,使得军事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这是毛泽东领兵对国民党正规军的第一个歼灭战,俘虏那么多,怎么对待俘虏呢?当时没有规定,也没有纪律,因为这是新问题,俘虏押送途中出现过打骂俘虏、搜俘虏腰包等行为,毛泽东发现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因为毛泽东认为他必然胜利,所以在以后的岁月中,这将是个常态,需要定出规矩。他提出了优待俘虏的政策。这是个新鲜事,但他的部下却很顺利地接受了,因为他的部下本来就不是为了钱而当兵的。毛泽东的解释是,国民党军队中许多士兵是被作为壮丁抓来的穷人,不应该打骂他们,而要进行说服,教育他们反戈一击。他明确宣布:工农革命军不杀、不打、不骂俘虏,不搜俘虏腰包,对伤病俘虏给以治疗,经过教育、治疗后留去自由,留者开欢迎会做革命军战士,去者开欢送会并发路费。

国民党逮到共产党就杀,这一政策只能叫共产党人拼命,宁可战死也不投降。而毛泽东的军队逮到国民党的军人,却是优待,这简直是菩萨心肠。毛泽东告诉他的士兵,这不仅仅是阶级立场和感情问题,也是消灭敌人的好方法。优待俘虏也是消灭敌人?是的,毛泽东的这一纪律,不只是戳穿了国民党散布的“共匪见人就杀”的宣传那么简单。

毛泽东的这一策略,使得国民党的军队面对共产党时多了一个选项,那就是投降。释放回去的人员,极有可能再一次参加国民党军队,国民党总不能将自己的被俘人员杀了吧,可以想象,当过俘虏的国军,下一次再面对俘获过自己的共军,只要处于劣势,就一定会自动举起手来,这样一来其他想抵抗的人也会动摇。赣军的《九师旬刊》上,对这种做法发出了“毒矣哉”的哀叹!看来国民党里还是有明白人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