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综合实力能否超越美国(1)

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作者:阎学通


奥运金牌总数第一是综合国力强盛的一种标志。自“二战”结束以来,奥运金牌总数第一的殊荣只在世界前两强之间轮换。1945~1992年在美苏之间轮换,1996~2004年由美国垄断,2008年起开始在中美之间轮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总数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受惠于东道主的特殊优势,但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总数位居第二,与排在第一的美国仅相差8枚,这绝对是真实实力的表现。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国际媒体就将本次奥运会金牌第一的竞争锁定在中美之间,甚至将其比作冷战时期的美苏竞争。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比赛结果不但证明了中美是金牌总数第一的竞争对手,而且预示着,未来十年的中美实力竞争将是事关世界格局转变的战略竞争。

2012年中国的综合实力已超过美国的1/3,这意味着只要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速度等于美国3倍,中美之间的综合实力差距就会缩小。2012年中国GDP为519 322亿元人民币(按当前汇率计算约为8.37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的1/2(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达到4/5)。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GDP的绝对增量)已经是美国的1.5倍,到2023年估计能达到2倍以上。从经济角度讲,未来十年,如果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左右、中国为8%左右,那么到2023年年底,美国的GDP将为19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按目前汇率计算将为17万亿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将超过美国。随着中美经济实力差距的缩小,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可避免地要升高。据保守估计,这一汇率10年内要升高20%,即从目前的1∶6.3升至1∶5左右。若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到2023年,中国的GDP将达到20万亿美元,这就赶上了美国。在2000~2011年的11年里,美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30.8%降至21.7%,同期中国从3.7%升至10.5%。如果这一趋势再持续10年,即到2023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将超过美国。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经济的第一大发动机,即GDP年增量世界最大,到2023年,估计中国的贡献率可占全球的30%左右。中国2012年的贸易总额为38 667.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比美国少156.4亿美元,2013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06年,美国是1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仅是7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国是124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仅是76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依据这个趋势,到2023年,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将达到150个左右,而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将减至50个左右。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13年发布的报告,中国游客2012年在海外的花费达1 02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游客在海外花费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23年,中国游客在海外的花费总额将是美国的数倍。

未来十年,中国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使人民币成为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日本经济最辉煌的时期也没有出现过日元集团的概念,而现在东亚有了人民币集团的概念,连日本都开始采取与中国实行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的政策。据摩根士丹利银行统计,2011年中国在亚洲地区的贸易结算中,约有13%是用人民币进行的。汇丰银行预计,到2014年,中国在亚洲地区的贸易约有一半将用人民币进行结算。随着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更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国家将越来越多。2012年东亚地区已有7种货币跟随人民币变化的紧密程度超过美元:当美元浮动1%时,东亚货币同向浮动0.38%;人民币浮动1%时,它们浮动0.53%。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到2023年,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影响力将达到美元影响力的50%甚至更高的水平,人民币、美元和欧元可能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