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冲突愈演愈烈?(1)

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作者:阎学通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中美之间的互动使它们建立起一种假朋友的战略关系。在政治生活中有许多具有二象性的事物,最为典型的是“权力”和“财富”。它们既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人们用于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现实的国际政治中,除了权力和财富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具有二象性的事物。例如,“均势”和“假朋友”就是兼具性质和策略的二象性事物。均势作为一种性质,是指竞争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而均势作为一种策略,则是指通过增强自身实力或结盟的方法达到与竞争对手实力相当的目标。假朋友作为一种性质,是指双边的友谊是虚假的,因为双方的利益冲突大于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假朋友作为一种策略,则是指利用假装示好的方法缓解不断深化的利益冲突。

自克林顿1998年访华开始,中美双方都称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然而历史事实是,20世纪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才是“二战”之后中美关系的最好时期。当时双边战略关系具有半同盟性质。为了共同应对苏联的战略威胁,中美进行了实质性的军事合作,美国为此甚至向中国出口黑鹰攻击型直升机,也兑现了减少对中国台湾地区武器出口的承诺。然而自1989年起,美国不但停止对华出口武器、实行全面武器禁运,并且重新恢复了对中国台湾地区的武器出售。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也称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到他2012年赢得连任却依旧执行全面对华武器禁运政策,并继续增加对中国台湾地区的武器出口。未来十年,中美继续假朋友的战略将越来越困难,因此双方有可能进行调整,明确双方战略关系是竞争为主合作为辅,但是双方不会放弃夸大合作一面和少谈竞争一面的基本策略。这种策略可以使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激烈程度低于美苏冷战时期的激烈程度,但这也使中美战略竞争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2012年,中国在南海与菲律宾和越南发生了岛屿和海洋权益争端,在东海与日本发生了钓鱼岛争端。针对这些争端,美国政府虽然口头表态不选边,实际上却采取支持菲律宾和日本的行动。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在访菲期间发表讲话时,故意用“西菲律宾海”的说法代替“南中国海”的国际通行说法,以支持菲政府将“南中国海”改名为“西菲律宾海”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公开指责中国建立三沙市的政策,说这一政策加剧了南中国海地区的争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公开称钓鱼岛为“尖阁诸岛”,以表示对日本的政治支持。美国这种支持日本和菲律宾与中国对抗的政策使中美关系恶化。就在美国采取了上述政策后不久,中美双方同意希拉里在2012年9月访华,而且中国国家主席、总理、副总理都分别与她进行会谈,讨论双边的合作。中美双方都明知这次访问不会有任何改善双边关系的作用,但双方还是愿意通过这种假朋友方式暂时缓和一下恶化的关系。此时的中美关系远不如小布什第二任期,然而,在9月5日的记者会上,希拉里竟说:“正如总统和我曾多次重申,美国欢迎一个强大、稳定、繁荣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其规模相称的作用,帮助维护和改变全球秩序……与奥巴马政府之前的任何时候相比,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进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