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容易忽视的坏习惯(3)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夏末


其实,在家长花费心血和精力为孩子培养好习惯的时候,还要注意考虑孩子的感受,面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方法,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做法。

所以,根据我在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经验,我为培训班的家长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应对策略:

首先,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后,家长不要过于急躁(亦不需将这种焦急之情时刻表现在脸上),要跟孩子做认真的交谈,晓之以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主动做出选择:需不需要改正?如何改正?当父母郑重其事地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当然就会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对待了。

第二,与孩子一起制订明确的解决方案并认真执行(孩子亲自参与制订计划更容易坚持)。可以订立亲子契约或者计划,设立小小的奖惩手段,形成竞争机制,孩子与父母互相监督。相信父母和孩子比赛谁穿衣服更快,会比大声要求孩子赶紧穿衣服效果要好得多。制订计划后每天要做一次总结,双方共同记录到笔记本上,父母应主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与孩子交流计划执行情况和一些感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就感。

第三,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和奖励,要相信表扬总是比批评更有效,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获得成绩之后看到父母赞许的微笑。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宽容,如果孩子又习惯性地犯了错误,也不要埋怨和呵斥,孩子相对还比较脆弱的自尊心承受不了太多挫折的打击。即使要批评,也应该迂回曲折,在肯定已取得进步的基础上指出孩子的不足。要让宽容变成一种温柔的动力,让孩子在适度的内疚中反省,这样孩子会暗暗下决心,希望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第四,要让孩子明白,在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之后,他就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去找小朋友一起玩心爱的玩具,或者打开电视看精彩的卡通片。这样他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全神贯注地认真做作业,或者按照妈妈的要求一本正经地拖地板和清理自己的卧室,愉快的心情和成就感可以让从前感觉枯燥的作业和劳动变得轻松和愉快。

第五,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富有意义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在发现孩子有不良苗头的时候应该及时指出,并寻找最佳时机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吃东西前监督孩子洗手,上床睡觉前提醒孩子还没洗脚等等,这样的小事其实蕴含着很大的教育智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