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激发受众的兴趣(1)

商业就是一场秀 作者:(美)李·勒菲弗


用谷歌搜索引擎快速搜索某事的做法,会得到大量信息。无论是拔鸡毛、换轮胎,还是编写手机程序,都有很多指导性文本、照片和视频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这些都可用于论证网络具有信息丰富、作用巨大的特点。这些指导大多很有策略性,一步一步地介绍做某事的整个过程。如果我们按照指示来做,就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你可能会说这些信息就是一种演示。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思考演示到底是什么。

我们回到前面所说的内容。首先,演示就是把想法包装起来,帮助人们用新的方式理解就在眼前的东西。其次,演示是要解释事情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这些并不是人们在组装宜家的家具或者调制鸡尾酒的时候会考虑的问题。

此外,演示还有一个目的:在介绍观点时要引发人们的兴趣。演示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从个人的角度理解观点,这样,他们就能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继续了解更多的决定。这就是关键所在:演示就是对观点的包装,演示能帮助人们树立信心,做出继续了解更多的决定,因为他们对这个观点产生了兴趣。

推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推特提供的免费服务,可以方便人们发布、更新简短状态信息,并与决定“关注”自己的人分享。我从2006年11月开始使用推特,随后很快就迷上了它。我当时就很清楚,推特肯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它还要解决一个很大的难题:从根本上说,推特还是一个新概念,演示起来并不容易。推特涉及的事实非常简单:你发布新的状态信息,介绍生活中发生的事,同时阅读别人的更新。问题在于这些事实并不能很好地展示参与这些在线交流活动的意义。人们在第一次听说推特时,大多会有差不多的反应:“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只有亲身体验之后,他们才可能理解其中的价值。亲身体验能引发人们的兴趣,而事实本身却做不到。

这个问题成为Common Craft公司需要面对的挑战。我们怎么演示推特,才可以引发人们足够的兴趣,让他们去尝试呢?制作一个时长为3分钟的视频,把推特背后的理念包装起来,帮助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理解它,这样做可行吗?

2007年,我们制作了“白话推特”这个视频,为所有提出“我为什么要用推特?”这个问题的人演示这项服务。在合成所有的视频剪辑之后,我给推特的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打了一个电话。他非常喜欢这个视频,于是我们达成了一个友好协议。几周之后,这个视频就出现在推特网站的首页,并保留了一年多的时间。在那以后,这个视频被观看了大约1 500万次,吸引了无数人接受推特的服务。我认为,视频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视频帮助人们看清了应该关注推特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