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强势拉姆斯菲尔德(一)(2)

心胜 作者:金一南


伊拉克战争得手后,这位据说“身体奇好、精神状态奇佳”的国防部长更进一步提出“10—30—30”的作战构想,即一旦美国决定在全球某个地区动武,美军必须能够10天内部署到该地区、30天内摧毁敌军、第二个30天再完成重组,做好到另一地区执行下一次任务的能力。此设想一出,全球哗然。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设想是打“两个半战争”:在欧洲和亚洲各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亚、非、拉地区应付一场小规模战争。到了70年代,由于越南战争的重大损耗,再打“两个半战争”已力不从心,指标不得不大大下降,变为打“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仗。冷战结束后,恢复过来的美国战争指标再次上升,克林顿政府提出要打“两场大规模战区战争”,即在东北亚和中东地区各打一场大仗;小布什政府上台后觉得克林顿的胃口还不够大,要调整“两场战争”的指标,但谁也没有想到调整出个拉姆斯菲尔德的“10—30—30”计划出来。依照此计划,美军必须在70天内打完一场仗并且完成投入下一场战争的全部准备,这真是前所未有的野心和胃口,无怪乎欧洲舆论惊呼:美国在准备一年进行五场战争!

就在这些猜疑、感叹、惊呼、愤怒之中,拉姆斯菲尔德上升到其威势顶峰,然后是权势顶峰。

就美国国内政治来看,国防部长历来不是显眼角色,在内阁中居于国务卿、财政部长等要角之后。但拉姆斯菲尔德入主国防部后,不但在五角大楼大权独揽、说一不二,而且靠其咄咄逼人的个性以及与总统布什和副总统切尼的特殊关系,很快将制定外交政策的权力从国务卿鲍威尔那里抢了过来,弄得那位前四星上将一而再、再而三做出“以大局为重”的妥协;然后又通过战场实绩一次又一次向国会要求追加拨款,把个财政部长也贬成了美国大兵的账房先生;最终超过所有内阁成员,使自己成为布什政府中实际上的第一阁员。在国内如此霸道,在国外他也不是谦谦君子。伊拉克战争前,英国爆发史无前例的百万人反战大游行,美国最坚定的盟友布莱尔首相面色凝重,眉头紧蹙,拉姆斯菲尔德只撇撇嘴说:即使我们的英国盟友不参与,美国一家也要把仗打到底。就是这句话,使布莱尔有一阵颇下不来台。这种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的习性和谁说也不行、谁劝也不听、一意孤行的意志,使美国《时代》周刊用“五角大楼军阀”(Pentagon's Warlord)一词来描述他,也使其头顶诸多个“最”之上又添加了一个“最”: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国防部长。

在一般人早已退休的年龄,他却进入了其事业的顶峰。

他以为从此都是顶峰,有永远的顶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