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平年代无英雄?(一)(2)

心胜 作者:金一南


他们难道不是和平年代共和国的英雄?

1998年,在九江抗洪前线,一个叫嵇琪的勇士在九江大堤上10次晕倒,每次从昏迷中醒来后,又扛起沙包投入抢险战斗,当时大家还以为他是疲劳中暑,实际上他已是脑瘤晚期。这位被命名为“新时期硬骨头战士”的勇士后来返回部队与战友共度八一节,当他坐在轮椅上被鲜花簇拥着出现在礼堂的时候,2000多名官兵全体起立,长时间报以潮水般的热烈掌声,欢迎勇士凯旋。

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各地车站大量旅客滞留。《广州日报》于2月14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大幅照片,4名在广州火车站维持秩序的年轻战士身穿雨衣,斜倚在车站广场的护栏上,静静地睡着了。当时广州最低气温只有4℃,只有极度的疲惫,才能在这样的温度中以站立的姿式睡着。摄影记者拍下这感人的瞬间,新闻报道配以感人的话语:“战士睡着了,千千万万的广州市民落泪了。”

2008年“5·12”大地震,震中汶川情况不明,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焦急地等待消息,中央军委向部队下达“不惜一切代价进入汶川”的命令,成都军区领导也发出“谁先到就给谁立功”的号召。但空中路线被复杂气象阻断,陆航团直升机多次试降无法成功;地面道路被山体滑坡阻断,多支部队的摩托化开进被堵塞。值此关键时刻,武警部队师参谋长王毅率领200名官兵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最先突进汶川,向上级准确报告了震中的消息。这支英雄队伍中还有10名女性,年龄最小的18岁。

我们这个年代,难道不仍然是英雄辈出的年代?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和平建设、和平发展时期,仍然需要那种视民众安危为自身安危、视民众苦难为自身苦难、视民众幸福为自身幸福的军人,仍然需要那种在苍海横流之时敢于挺身而出、横刀立马的好汉。

中国军人是具有英雄气质的军人。

这种英雄气质,与人民群众的安危紧密相联。

在这样的队伍面前,我们才可以说:苍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