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性变态:第一节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1)

弗洛伊德代表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作者:(奥)弗洛伊德


对于人类或动物的性需求现象,生物学中常以“性本能”这一术语表达。性行动与饥饿时的觅食行动是一样的。然而,在我们现行语言中还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字眼去表达这种相当于饥饿行动的性行动。在学术研究中我暂以“原欲”(即利比多或性力)一词来称呼它。

对于性行动的本质和真相,人们常常以为自己知道得很清楚。在一般人看来,它并不存在于人的童年,只有当人发育到青春期之后,才随着人的成熟而出现。人们相信,它仅出现在两性之间那种压倒一切的相互吸引力里,其目的在于达到两性之交合,或者至少也在于导致性交合的行为。

但是,许多事实使我们相信,上述想法已远离了事情的真相,仔细思索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想法中其实充满了错误和偏见,它得出的结论是极为草率的。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引进两个名词:对那些发出性的诱惑力的人物,我们称之为“性对象”;对性冲动竭力追求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性目的”。我们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弄清各种与性对象和性目的有关的变态现象,这些变态现象与正常现象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

第一节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普通人对性行动的看法,可以从一则史诗般的传说中略见一斑。按照这一传说,人最初原是单性的,后来就一分为二,有了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相互吸引,经过一番曲折奋斗之后又重新结合为一体(或融合)。这种理念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当一般人听说有些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而是男人,还有些女人宁舍男人而与女性相爱,便感到大为迷惑。对于这种专爱同性的人,我们称为同性恋者。为了表达得更准确,我们还可以称之为性颠倒者(inverts),对这种现象本身,我们称之为性颠倒。这种人究竟有多少,一时还难于估计,但绝对不会太少。

(一)性颠倒(性对象的颠倒,即同性恋)

性颠倒者的行为类型

根据这些人的具体表现,可以分出三种不同的类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