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过失心理学:第三讲 过失心理学(续)(9)

弗洛伊德代表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作者:(奥)弗洛伊德


梅德①曾说过一个故事,说某女士结婚的前一天,竟忘记了试穿新婚礼服,而使得裁缝大感失望不安。等她记起时却已是夜深之后了。婚后不久,她即为其夫所遗弃。梅德认为,遗忘试穿新婚礼服这件事与此多少有些关系。我也知道有一个已和其夫离异的女人,在金钱往来这些事上,常以其未婚时的姓名签字,如此多年之后,果然又回复小姐之身,以小姐姓名称呼。我还知道有几个别的女人,她们在蜜月中遗失其结婚戒指,并且知道失落的原因,这可从她们婚后的经过求得。现在请再看一个结果较好的奇怪例子。有一个著名的德国化学家,从来没有结成婚,因为他一到结婚时就忘记了婚礼而没有到教堂去,相反地他走进实验室去了。因此他很聪明地不再提婚事了,一直到逝世都未婚。

你们也许以为,这些实例中的过失,似乎就像古人所谓的预兆或诅咒。其实,预兆的确就是过失,例如失足或跌倒。其他各种预兆固然是属于客观的事件而非主观的行动,但是你们或许不会相信,要决定某一特殊的例子究竟属于第一种或第二种,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主动行为常会伪装为一个被动的经验。

我们如果把以往生活上的长久经验重复回忆,一定会认为自己或许能避免许多的失望及痛苦,只要他有勇气及决心,把这小小的过失当做预兆,而改善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并以之为潜在意向的表示。事实上,我们常常缺乏这个勇气和决心,为的是怕被有科学观念的人讥为迷信。何况,预兆也未必都可成真,我们的学说将可向你指出它们根本不会完全成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