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港电影的气场

爱上几个人渣 作者:马家辉


香港电影的气场

进场看《桃姐》的时候不能不相信所谓「气场」的存在,除非这一切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纯属过敏。

那个夜晚,九点五十分的电影,大女孩拖拖拉拉了一阵子才换衣跟我出门,累我迟到,踏进戏院时已经接近十点,灯光全暗了,桃姐——不,应是叶德娴——已经出场了,全院满座,黑压压都是人头,鸦雀无声,我隐隐觉得观众们是前所未有地聚精会神;都在期待一场感动,都在等候一场温馨,想必是观众与观众互相感染,共构了一股看不见却可实在感受到的沉着之气。

港产片于过去一年有了春阳复兴气象,尽管许多电影仍是门庭冷清,幸好另有一些片子能把观众吸摄进场,爆满再爆满,让看戏再度成为共同娱乐,明星们在银幕光影里讲广东方言,观众们在戏院黑暗中悲喜交集,我们的话语,我们的沟通,香港再度有了故事。

而不同的片子具有不同的「气场」。例如《3D肉蒲团》,坐满了观众,戏未开始,戏院的空气里已经飘浮着一种怪异的气味,那是荷尔蒙的集体发散,几百位男女像几百只发情的小动物般排排坐着,脑海期待着乳房和阳具,耳朵预先响起呻吟浪叫,悬想的魔力构成了一股沛然莫能御的姣气;当然,由于这出电影的血液多于精液,姣气很快逆转为喜气,哄堂大笑,笑出另一种反讽。

又如《窃听风云》续集,开场时或许不觉,待到演完第一幕,刘青云亡命飞车,吴彦祖暴烈追杀,观众的肾上腺被挑发了,神经高度绷紧,凝神屏息,却又呼吸沉重,戏院内像搬放着无数只玻璃杯,每只杯子里都斟满了水,只要稍稍吹动空气,气流荡过,水即溢出,所以没有人敢把身子挪动半分。

至于《桃姐》,那「气场」是软绵绵的温柔,观众们把身子放软,背靠椅子,仰颈进入刘德华和叶德娴的恩情世界,在导演镜头的引领下,陪伴他们逐步走向死亡和道别。一如既往,许鞍华努力地,沉着地勾勒人与人之间的细致日常,那份态度,冷静而不冷漠,不滥情,不张狂,似是把观众带到现场,担任隐形的第三者角色,聆听戏中人的细致琐碎。

散场时,观众站起,戏院是罕见地沉静,或在回味叶德娴的慈悲音容。像刚出席一场悼念仪式,不一定有眼泪,心底却必挂着一分惋惜惆怅。气场散去,被各自带了回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