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即将来临的中亚灾难(4)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2 作者:(美)吉姆·罗杰斯


苏联的解体造成了权力真空,而填补这些空白的人是些相对年轻的人,三四十岁,和当权派没有太深的瓜葛,不会因此损失什么。他们识时务,看准时机便下手,因此暴富了起来。纳米克如今五十多岁,是这类人中的典型代表。他诡计多端,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精致得仿佛是在伦敦手工定制的。而他就在我眼前,解释着新体制的个中奥秘,讲述着一个曾经几乎一无所有的年轻商人如何过上了在里海海畔吃鱼子酱的生活。

在巴库君悦酒店,鱼子酱是用大碗乘的。服务员乘出来放到桌上,那个架势就像是其他餐馆的招待上花生一样。一碗的鱼子酱要比你之前一辈子见过的都多,换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得花约1800美元。只有这里例外,这里盛产鱼子酱。

在这次的环球之旅中,我遇到了不少纳米克这样的人。我认为这些机会非常珍贵。谚语修改一下,也可以说入乡访乡。(当然,我也在努力入乡随俗。)与纳米克聊天,我了解到了大量有关阿塞拜疆和新时代中亚地区的情况,这比任何旅行指南都有用,更是远比见政府官员、政客或“世界领袖”有裨益。我也是做过功课的——我读过那些人手一本的书,也像其他人一样关注华盛顿发布的消息。但同此人同桌交谈后,所有碎片才开始汇集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纳米克的故事就是阿塞拜疆历史的真实体现,听了他一席话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个社会。我和佩奇后来又同纳米克共进过几次晚餐。

阿塞拜疆是土著游牧民族的家乡。直到苏联统治时期,巴库才发展成为伏尔加河-里海线路上的重要港口。而早在很久之前,这座城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成群的骆驼——有时多达六千只——六只一组拴在一起,拖着大篷车,排成纵队来往于巴库,穿越沙漠,运送香料、香精、熏香、药物、水果、干果、茶叶、盐、宝石、金银铜器、瓷器、象牙、玉石、棉花和丝绸。每只骆驼可以驮送五百多磅的货物,最大车队的载货量与大型商船相当。这条商队路线沿路设有带城墙的堡垒,这些堡垒可供牲畜补水,供车队歇脚。这些沙漠中的绿洲便是商队旅舍。

某位阿塞拜疆企业家将一所商队旅舍改建成了餐馆。经过修缮和翻新,骆驼围场被改建成了餐厅,装潢风格极为奢华。第二次相聚时,纳米克便在这里请我们吃了晚餐。同第一次共进晚餐时一样,纳米克又带了一名年轻女子——两次不是同一名女子,且都不是他的妻子。这一次惹得佩奇比第一次还生气。

我说纳米克带年轻、漂亮的情妇来,不带自己年老色衰的妻子,是在间接讨好她。这也没能让佩奇消气。她争辩说,纳米克带和她一样年轻漂亮的女伴来,或许是在炫耀,但至多是假惺惺的恭维。即便是在炫耀,他也是在恭维我,而不是她,而且他是在把情人当作财产来炫耀。佩奇认为这是对她个人的侮辱,也是打在所有女性脸上的一记耳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