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最优秀的资本家来自共产主义的中国(2)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2 作者:(美)吉姆·罗杰斯


公元960年,宋代崛起,在中国建立了高效率的官僚制度,设立了两万名朝廷官员,并重新倡导儒家学说,巩固了社会秩序,弘扬了道德风尚。宋朝1279年宣告覆灭,创造了一个经济活动空前繁荣的时代,煤炭、钢铁及军工业在此期间都得到了发展。由于实行市场调节的商业模式,宋代1078年的冶铁产量已经达到了七百年后英格兰产量的两倍。中国人进行国际贸易的大型帆船可以容纳多达一千人。宋代都城开封是当时的世界第二大城市,城市内各行各业的商业活动迅速发展,夜不闭市。

有证据表明,中国船只曾航行至非洲东海岸和拉丁美洲西海岸,时间远远早于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彼时,中国和伊斯兰国家远远领先于欧洲。经过十五世纪初的一段政治动荡期后,恐外的朝廷开始闭关锁国,毁掉了所有的大型帆船和海外考察记载。

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中国都有商人阶层存在。以俄罗斯为例,两国情况迥异。俄罗斯从来就没有深厚的资本主义传统。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总体而言是个封建社会,从来就没有资产阶级存在。即便有,一来数量不多,二来也早已消亡或被遗忘。别忘了,共产党1917年便上台了。中国只有在1949年至1979年间推行过僵化的共产主义经济模式。这不过短短三十年。很多中国人仍然记得什么是资本主义。很多人移民到了香港。

中国的一大优势是华侨阶层。大量海外华侨遍布世界各地——新加坡、曼谷、温哥华、雅加达、纽约,都事业有成。他们或许已经是第五代泰国人了,但骨子里仍然是中国人。他们很多人讲汉语。而中国也愿意向他们敞开大门。他们能带来资金和技术。技术的重要性不亚于资金,因为中国人能够迅速引进技术——能迅速地将这些技术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而且这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驾车穿越中国的一路上,我们一直能看到在田间耕作的农民。他们从早忙到晚,丝毫不夸张。实际上,天黑了之后他们还在干活。我们看到修路工人在泛光灯下劳作,女性参加工作的数量几乎不亚于男性。我们没有见过谁在闲坐着聊天。中国人不午休。你会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安静地坐在那里喝茶,身边放着喜爱的鸟笼。但除此之外,便再也看不任何无所事事、望着窗户发呆的人了。后来,到了上海后,我看到中国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潮流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但最能昭示中国未来的还要数敦煌这个小小的沙漠城市,我的朋友季先生就是这方面的个人写照。

1988年第一次骑摩托车穿越中国西部时,我遇到了季先生。季先生是农民出身,当时四十出头,刚开始做生意只是在敦煌摆了一个小摊卖早点,卖面包给农民。我遇见他的时候,这个小摊子已经发展成了一家附带小型旅馆的餐厅。两年后,在《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一书里记录的那次旅行中,我去那里吃饭,发现餐厅和旅馆的规模都扩大了。我记得当时,他神通广大,在沙漠中居然还能弄到鱼,这令我赞叹不已。这次来到中国,我和佩奇又来到了敦煌,我打听了季先生的下落,想知道这十年的时间里,时代的变迁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