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最优秀的资本家来自共产主义的中国(10)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2 作者:(美)吉姆·罗杰斯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上海股票市场曾是亚洲最大的股票市场,在世界上规模也仅次于纽约和伦敦证券交易中心。上海曾是商业中心——也是罪恶中心,是远东地区一切事务的轴心。1988年,我拜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那时,我步行走过一条土路,来到一个有些破旧的店面,办公面积不到一千平方英尺。柜台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把守,你只需走到他跟前付钱,就可以买股票。这完全是场外交易 的流程。工作人员用算盘结账。1988年,只有几只股票可以公开交易。我购买了一家银行的股票,为的是其历史价值,而非其本身的价值。(这个证书镶了框,如今仍然挂在我在纽约家中的墙壁上。)当时,电视台的人记录下了我的话,后来又在美国公共电视网上播出。我预言中国会发生伟大的变化:

“这里正在创造历史,”我一边卖股票,一边说,“美国股票市场两百年前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有朝一日,我会在中国进行大量投资,所以了解现在的情况十分重要。解放前,中国拥有东方最大的股票市场,如果我没看走眼的话,中国总有一天会再次做到这点。”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位于一栋崭新的办公楼,一栋巨大、扁平的正方形建筑,内部是宽敞、现代化的交易大厅,约有三百人在电脑终端前工作。这座交易所实现了完全电子化,正在逐步发展,严格来说已经可以令纽约证券交易所相形见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由于守旧派势力的阻挠,交易员仍然需要亲自跑腿交换文件。

自然,我在这里开了账户。

此前,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外国人的投资需求,中国发行了一种名为B股的股种。市场上的A股仅限中国人购买。1999年,我和佩奇来到中国的时候,所有的外国人由于没能像预期一样一夜暴富,纷纷开始脱手,成为了又一场泡沫破灭事件的受害者。B股市场已经触底。

所有人都绝望地放弃了,连提都不想提,这时候你就应该知道这个市场已经触底。我去到中国的时候,B股就是这样的情况。这是纯粹的机缘巧合——事情恰巧在我到上海的时候发展到了那个地步,关注股市几十年的我恰巧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人们对于B股充满了绝望与憎恨,简直恨之入骨。他们以每股20美分的价格抛售,我则大量买进。我买进了多家公司的大量股票,首先是因为这些股票便宜,其次是因为我相信中国是未来的潮流。我并不了解任意一支股票的发展趋势,但是看好所有这些股票的走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