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略转型的制度性保驾护航(3)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作者:程超泽


在我看来,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是“强国向富民的转变”。简单地说,所谓富民,就是提高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所谓外需向内需的转变,就是提高GDP下居民的最终消费比例。鉴于这是建立在就业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之上的,因此向内需转变的过程自然也是提高居民收入对GDP增长分享比率的过程。所谓高碳向低碳的转变,由于涉及规模庞大的新能源投资以及具有相应乘数放大效应的设备更新投资,而扩大投资本身也是扩大内需以致成为增加就业机会与提高居民收入的手段,因此,最终结果是提高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概括地讲就是富民。

那么,如何衡量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呢?答案并不复杂。简单而不失准确的测量指标是以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为分子,以人均GDP增幅为分母,得出的计量单位为倍。在此基础上计算,1978-2009年,国内人均GDP累计增长65.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49.0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长37.57倍,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平均为0.75倍,而农村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为0.57倍。

过去30多年里,国内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9年,国内人均GDP增长2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50%,城镇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为1.00倍,农村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为1.17倍;1989-1999年,国内人均GDP增长3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67%,城镇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降至0.87倍,农村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降至0.71倍;1999-2011年,国内人均GDP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3%,城镇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进一步降至0.76倍,农村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大幅降至0.52倍。从上述不难发现,改革开放最初的11年,是居民收入对GDP增长分享比率最高的时期。此后逐年下降,最低的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不到0.55倍,农村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不到0.43倍。这也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居民收入对GDP的增长分享比率不仅逐年下降,而且与国际相比差距也越来越大。其中,1978-1999年的平均值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而最近10年迅速放大。

糟糕的是,分地区数据显示,2003-2011年,上海市城镇居民收入对本地GDP的增长分享比率为0.93倍,江苏省为0.74倍,而内蒙古仅为0.42倍。这同样反映了东西部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