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获“消隐”(1)

野性的力量:你就是你所期待的英雄 作者:(英)艾丽·哈里逊


重获“消隐”

人,除非有勇气远离岸边,他才能够发现新的海洋。

——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

当毛毛虫感觉到这是他最后一次蜕皮,到了要放弃“毛毛虫”这种形态的时候,他哭喊、大叫,还是大动肝火?也许每条毛毛虫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不论他多么感伤,他作为“毛毛虫”的形态走到了尽头,改变不可避免。到了作出决定的关键时刻。他的皮已经被拉长了很多次,已经长不出新的皮了。所以,毛毛虫必须放弃“毛毛虫”这个身份了。他必须找到勇气从尘世中退隐,进入他的“茧”中,使他自己蜕变成一只蝴蝶。他必须欣然地接受由“死亡”到“重生”的进化。不幸的是,他不能同时既是蝴蝶,又是毛毛虫。自然法则不允许。

在人类世界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细微的变化也能引发轻微的恐惧和焦虑——调离职位、搬迁办公地点、将改型产品退市、从某个项目或客户撤走投资。所以,就算我们变得对工作毫无兴趣,我们仍然呆在熟悉的团队中;我们继续对旧的产品进行改造,而不是陆续创造新产品;我们加大对旧项目和老客户的投入,而不是寻找新项目和新客户;我们拒绝作出牺牲——尽管我们知道早就应该蜕下旧皮,但就是一直死死不肯放手。

当提及更深层次的转变时,我们的恐惧被放大。进入那个狭窄的“漏斗”,我们需要放弃过去的传统、结构、习惯、信仰、个性和观点,向着完全不同的新自我转变。那也许意味着,住较小的住宅,踏上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那也许意味着,关闭工厂,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产品策略来适应新市场;那也许意味着,为了把重心转移到新兴市场,将一个品牌从市场上退市,或者为了把重心转移到某个特殊群体客户,停止企业的某个业务;那也许还意味着,从一个衰退的行业(煤炭、打字机、录像机、光盘等)中撤出投资,优先投资于新科技。

通常,我们在新的自我还没有开始现身之前就被邀请进入了“消隐”过程。我们被要求放弃过去的自我,而不知道将来的自我会是什么样子。进入空无一物的、过渡阶段的“开端”,这个阶段寂静无声,给人带来不安和茫然。在这里,我们也许会觉得,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也许会觉得迷失,对将来的方向不确定;我们也许会觉得无趣或者失落,渴望改变,但新的自我还未呈现;我们也许会觉得日子过得空虚,我们的目标朦胧不明,生活没有方向。有时,我们在“开端”阶段停留几周,有时候是几个月,有时候甚至几年。

尽管我们拼命地想采取行动,但是,我们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我们经常会感到疑惑:新的自我是否将会在这一转变过程的尽头出现?被这些担忧所困扰,我们也许会倾向于退回到熟悉的已知世界,设法变回渐渐消隐的原来的那个自我。或者,跳过这一过渡阶段,不够彻底地放弃旧的自我,直接形成新的自我。向这些恐惧屈服,我们缩短转变的循环,在转变过程中,错过了探索自己深层次渴望的良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