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美国管理文化的清教渊源(5)

清教徒的礼物:那个让我们在金融废墟重拾梦想的馈赠 作者:(美)肯尼斯·霍博


很多苏爱单词进入了美语,其中有些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着,比如“redneck”(红脖子,代指乡下人,也许因为乡下人经常露天劳动,后颈晒成了红色)、“young-un”、“critter”、“growed up”、“fixin’to”、“whar”和“thar”。1760年,有个评论员把北卡罗来纳州称作“苏爱根据地(Macocracy)”。独立战争中,华盛顿军队有一大半是苏爱移民;独立战争后,美国总统有近三分之一要么母族有苏爱血统、要么父族有苏爱血统。不那么令人高兴的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黑社会组织“三K”党也是苏爱移民创建的;“三K”全称“Ku Klux Klan”,其中“Klan”是苏格兰语,相当于英语的“Clan”,意思是“部落、氏族”。今天,苏爱移民在“红”州(共和党领先的州)以及其他地方的后裔据说达到了3000万,乔治·沃克·布什(以下简称小布什)1999年当选总统、2003年连任,很大程度上就得力于苏爱移民后裔的支持。为什么支持右翼共和党的州现在称为“红”州,而红色传统上代表左翼(比如“reds under the bed”的意思是“床下藏着赤色分子”)?最好的解释似乎是,“红”州中的“红”源自“红脖子”。在布什任总统期间,不管怎么说,是苏爱人统治着美国,然后通过美国统治着世界。

所有这些教派都追随瑞士神学家让·加尔文——除了门诺派和莫拉维弟兄会。门诺派追随加尔文的同辈门诺·西蒙斯,莫拉维弟兄会追随加尔文的前辈扬·胡斯,不过这两个人与加尔文有着类似的想法。早期加尔文主义信徒不相信品行良好就会进天堂,但是“希望道德社会能让上帝息怒,让新英格兰摆脱饥荒、瘟疫、战争等苦难”。而道德社会的实现,只能通过节俭、节制和勤勉,这些都成为了最重要的清教价值观。托尼这样看典型的清教徒:“生性自省、自律、自制,是俗家苦行僧,其修行之地不是修道院,而是战场、账房、市场。”加尔文说上帝是“伟大的工头”,加尔文自己曾到处找活干。“原因何在,”他写道,“为什么生意所得不能超过土地所得?商人的利润若非来自他自己的勤奋勤勉,那要来自哪里?”丹尼尔·雷恩另有看法,他说加尔文理念“不支持资本主义事业”。

清教徒大移民两个世纪后,大副星巴克在捕鲸船裴阔德号出航寻找猎物时经常说“责任和利润密不可分”。大副星巴克是伟大小说《白鲸记》中的人物,《白鲸记》是作家梅尔维尔带着新英格兰人的挑剔眼光讲述的一则关于善与恶的寓言。有家著名连锁咖啡馆就叫星巴克,这个名字是咖啡馆的三个创始人取的,那三个创始人既酷爱咖啡又酷爱文学。又一个世纪后,卡尔文·柯立芝告诉我们,“美国不承认任何贵族,除了工作的人。”他还相信“工作证是进入贵族阶层的唯一通行证”,但是“人只有开始敬神之后才开始成长”。柯立芝,生于佛蒙特,卒于马萨诸塞,1923年到1929年任美国总统,因话少而有“沉默的卡尔”之称。对他来说,“建工厂就是建教堂”、“在工厂工作就是在教堂祈祷”。

殖民地以及后来美国新来的非清教徒移民,染上了类似的价值观。1907年,历史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写道:

新英格兰的习俗……仍然彰显着清教徒的脾性与世界观。也许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见到对这种习俗精神及其变化性和适应性更好的诠释。“清教精神”传播给了很多新移入新英格兰的人,并赢得了他们的信仰。移出新英格兰的人还把清教精神带到了其他州。清教精神在新英格兰永垂不朽,是个经常受人关注的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