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清照的红楼梦(35)

李清照的红楼梦 作者:冯蜂鸣


宝玉这便着了忙:“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黛玉又“嗤的一声笑了”,且笑出了泪来,遂“一面揉着眼,一面笑道”:“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这是莺莺向张生说的爱语。

宝玉便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黛玉当即来了一句更妙的:“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如此美妙的故事,雪芹究是怎么鼓捣出来的呢?

先看林妹妹这个自夸罢。当年,清照如是说:

“余性偶强记。”

我的天性具有强盛的记忆力。

清照这一卖弄不要紧,林妹妹就成了“一目十行”的。

至于我获知这共读西厢的来历,原是得了批书人的启发。只是那批语,200多年来无人解得:开《楞严》之密语,

阐法界之真宗。

戚序 “《楞严》”是佛教经典《楞严经》。“法界”是事物本质。“真宗”是真缔。

单这解释,仍属云山雾罩。因少有人知,《楞严》是清照的一则趣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曾手书全篇《楞严经》。乐天的墨迹传至清照那时,已历300年,自属珍宝。

彼时,明诚于淄州做太守。一日他去乡下,行至水清林茂处,偶遇隐士邢有嘉。交谈后意气相投,邢有嘉竟不厌明诚是为官之人了。明诚再次造访时,邢有嘉“遂出乐天所书《楞严经》相示”。明诚得到珍宝,便“上马疾驱归”,回至归来堂清照身边,“与细君共赏”:酒渴甚,烹小龙团,相对展玩,狂喜不支。两见烛跋,犹不欲寐,便下笔为之记。

《云自在龛随笔》于清照那极少的事迹记载中,这是至为珍贵的一例,且是明诚亲笔记于白居易手书的经卷上。雪芹哪里忍得割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