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凡尔登“绞肉机” “把血流干的‘处决地’”(3)

大溃败:世界经典失败战役全纪实 作者:郑军


“诸位!”看到同僚们困惑的表情,法金汉将军胸有成竹地开口了。“你们听说过古老的中国有一个叫孙子的军事理论家吗?他可是一位值得全世界的军人们去研究的人物。他有一本经典的、让人着迷的兵书,叫《孙子兵法》。在这本书里,他提到过一个非常绝妙的观点,叫做‘攻敌所必救’。”顿了一下,法金汉将军接着说,“这个观点给了我启发。我决定选择一个在情感上被奉为神圣的地区向法国人发动进攻,为了保住这一地区,法国将不得不投入所有的士兵。我们就在这个地方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听到这里,将军们这才恍然大悟。法金汉将军站起身来,用冷峻的目光扫了各位将军一眼,指着地图上所标注的凡尔登,杀气腾腾地说:“就在这里,我们把它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这是我们西线进攻的关键之地,我相信,一旦战役打响之后,法国人将拼尽全力保卫凡尔登。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击败他们的可能和条件,我们将顺手牵羊,一步步地把法国人处决在这里,让他们把血流尽。”

说到这里,法金汉几乎是在声嘶力竭地狂叫,嘴唇上的小胡子因为激动而剧烈地抖动着。他呷了一口茶,稳了稳自己的情绪,接着说道:“从这些考虑出发,凡尔登战役的代号为‘处决地’。”

杀气腾腾的代号,让在座的每一位刀头舔血的将军们都感到不寒而栗。法金汉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向大家宣称:“只要各位将军齐心戮力,三军用命,我相信在4月底之前就可以结束战役,5月5日请皇帝陛下光临凡尔登,在中央广场举行阅兵式。” 作为法国东北部默兹河畔的一个省属小城镇,凡尔登的确是一个值得法德双方一争的地方。它周围多海拔为400米以下的丘陵和森林地带,地势略显南高北低,马斯丘陵山脉呈西北至东北走向,半环于凡尔登城的北、东北、东三个方向。默兹河由南向北流经凡尔登城,把城区与丘陵山地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在城区内,一条南北铁路穿城而过,向北可到达法国的色当、梅济耶尔,南可抵圣米耶尔。另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东可达德国的梅斯,西通孔夫朗。凡尔登城就坐落在这丘陵山地和默兹河谷的交汇处,以及两条铁路的十字交叉点上。

鉴于凡尔登重要的战略位置,大战一爆发,法国军事当局就开始了旨在加强和完善凡尔登要塞的努力。他们决定在凡尔登筑垒地域内扩建起新的防御体系,使要塞原有的永备筑城工事同野战型的筑垒地域结合起来。经过艰苦的努力,至凡尔登战役打响之前,法军的筑垒工程虽然没有全部完成,但基本的防御工程体系已经成形。它总共有四道防御阵地。第一阵地通过外围的森林地带,距要塞筑垒外防御地带六至七公里。第二阵地距第一阵地两公里多,第三阵地距第二阵地也是两公里多,这两道阵地都是建立在山峦起伏的马斯山的北支脉和东北支脉上。第四阵地是指两条凡尔登要塞炮台地带和中间的永备筑垒地带。

若从空中俯瞰,这四道筑垒阵地的纵深近50公里,大大小小的工事碉堡围绕着要塞区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向北突入韦尔谷地和平原上的德界防线内。整个筑垒地域被默兹河切割成东段和西段两大部分,所有的阵地都被很内行地安排在满是深沟和高地的起伏不平的丘陵和森林地上。永备筑垒工事和野战筑垒工事相结合,组成了有深远纵深的梯次配置,并建立了与后方补给区的紧密、便捷的联系。所有的这一切,虽然有许多尚待完善,但也足以使任何装备有攻坚利器的对手望而生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