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问这问那时应耐心作答(2)

好妈妈零责怪法则:清华高材生养成记 作者:江波


由于小男孩总是喜欢在课堂上问这问那,影响了课堂纪律,于是老师便要求小男孩的妈妈把他带回家去。幸好,小男孩的妈妈是一位聪慧的母亲。她不仅不同意老师的说法,还认为提问正是孩子聪明过人的表现。为了不让孩子好奇的天性被扼杀,她爽快地答应了老师的无理要求,给孩子办了退学。因为男孩的妈妈非常清楚,好奇心是孩子求知的内在动力,它能激发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从而让他们透过事物的表层寻找其成因,学习到深层的知识,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后来,这个小男孩成了改变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当孩子提问的时候,家长开始可能会表现得很有耐心;但在孩子的一再追问下,家长很容易就会失去耐心,变得急躁,甚至还会斥责孩子。亮亮爸和故事里的小学教师就是如此。其实不只是他们,许多父母都在犯这样的错误。但爱迪生的妈妈却没有犯一般家长的错误,所以才避免了因小失大,造就了誉满全球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这则故事一下子引起了亮亮爸的思考。“看来我就像那位不称职的老师,只会扼杀孩子好奇的天性,把孩子变成一个大笨蛋。”

亮亮妈告诉丈夫,许多父母之所以会犯类似的错误,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好奇心的重要性。当孩子在追问“这是什么”的浅显问题时,家长尚且愿意应付;一旦当孩子追究“为什么”的深层原因时,家长就失去了耐心。“为什么”不仅是对父母知识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家长耐心的考验。许多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只是敷衍了事,一旦孩子追根问底,父母就会急躁失控,无理地回应孩子:“烦不烦,就你话多,哪来那么多问题?”另外,孩子所问的许多问题在父母眼里都是约定俗成的常识,一些父母甚至会训斥孩子:“这种问题还用问,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敢问、不去问,他们好奇的天性就这样被父母早早地扼杀了。许多孩子好奇、好问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的原因也在于此。

亮亮妈不仅说到,也力求能做到。

像许多小孩子一样,亮亮走路的时候突然对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好奇:为什么我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呢?我停下来,它也停下来。不过我转一圈,影子却不会跟着我转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而且,影子有时长有时短,有时斜躺在地上,有时站立在墙上……终于有一天,亮亮把这一连串问号一股脑都抛给了妈妈。亮亮妈告诉亮亮,影子跟光线有关系。小亮亮依然不解地问:“为什么光照在身上会变成影子?”亮亮妈知道,要想让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了解初中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不容易。可孩子的追问又不能不理睬。于是,她便开始带亮亮一起观察事物的影子,观察随着太阳的升降,影子长短与角度的变化。

“亮亮的影子好长啊!”“咦,影子怎么变短了?”“哎,影子怎么跑到前面去了?”小亮亮虽然已经明白了影子和光的关系,但还是似懂非懂地问:“妈妈,为什么我没有变,影子却变了呢?”亮亮妈也不急,脑子一转又想出一个办法。她找来手电筒,让亮亮把他喜爱的变形金刚拿出来,然后通过实验让亮亮明白,影子跟光源照射物体的角度、距离有关。终于搞明白了光与影关系的亮亮一脸兴奋,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你真好,要是爸爸也像你一样就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