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郑光明的发迹史(1)

首善:我的慈善谁做主 作者:徐余


就在叶茜奔赴三合县“暗访”的途中,郑光明正冒着绵绵的阴雨天气,在离东城集团不远处的一个工地上忙碌着、穿梭着。

郑光明是个闲不住的人,也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年365天除了正常的睡眠时间,每天对他而言都是工作日。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慈善,而慈善的意义又远胜于工作,是毕生的事业。

他相信,每个人生来并不是做什么大事业的,只不过是基于大理想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并把它们做好,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完成量到质的蜕变。

有梦想,但不苛求。不苛求,但必须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了,没有了灵魂就成了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厮混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那是对崇高生命的一种亵渎。

眼前偌大的工地就是他慈善事业中的关键一环,全国性的灾难预防中心。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并付诸行动,源于2008年发生在邻市南州的一次超强台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郑光明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现场。

郑光明成为了第一个进入灾区的慈善家,那几天,东州和南州的各大媒体报道中都能捕捉到他的影子,甚至是头版头条。

细心的人会发现,镁光灯聚焦在郑光明的身上源于一次握手,一次郑光明和某重量级领导在救灾现场的握手。

虽然观众不知道这位领导对郑光明讲了什么,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握了手,而且领导的脸上还带着笑容。这是一种暗示,更是一种肯定,对郑光明此次善举的肯定。

媒体有一项极其擅长的技术活,就是把一些本该扩大化的事件缩小,同时把一些小细节过度地渲染。在他们看来,领导之所以选择和郑光明握手,不仅是对他这次善举的肯定,而且是对郑光明这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做慈善的方式的肯定!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张一瞬间定格的照片成就了郑光明,他也因此一举成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