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第三方支付:站上世界之巅(4)

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 作者:马梅


阶段二:互联网浪潮推动爆炸式增长(2005~2012年)

2005年被称为以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概念提出的一年,在这一年,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在专业化程度、市场规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运营方式上,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支付网关模式向增值空间更大的账户模式转变。大量互联网支付通过商户和消费者注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完成。

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真正作为一个平台,处于交易流程中资金和信息的重要停留节点,并且基于平台上交易的资金流和信息流,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获得更大的服务创新和价值创造空间。

可以看到,这一阶段的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基础支付服务的同时,开始向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增值服务,如缴费、转账、还款、授信、保理和咨询,显著提升了资金的周转效率,改善了客户体验。

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概念逐渐被消费者和商户企业所认同和接受。第三方支付还款已经成为除绑定银行卡还款、网上银行还款和银行柜台还款之外的第四大还款途径。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开始享受到第三方支付带来的安全与便捷。

2008~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异军突起,交易额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100%,2012年达到十几万亿元,艾瑞咨询集团预计到2015年可达近40万亿元(见图1–3)。

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发展迅猛,从2006年的48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89万亿元,增加了22倍。2005年,中国互联网支付注册账户规模为3 000万,2008年就达到近2亿,至2009年达到5亿。到2012年年底,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账户总量为12亿,其中单位支付账户313.85万个,个人支付账户11.97亿个。第三方支付机构用这些支付账户开展的互联网支付交易金额为3.47万亿元,共7.34亿笔,交易额达到其互联网支付服务交易额的50%,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摆脱了单纯为银行的支付服务角色。

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量、支付业务金及客户备付金已分别占全国总规模的82%、95%和93%。第三方支付已成为中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