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会开花的莲花羹,食养山房的创意料理(1)

心向上,脚向前 作者:蔡娜


提到台湾的美食,大部分人会边想着各地夜市的蚵仔煎、鸡排、珍珠奶茶边咽口水,也有人会推荐鼎泰丰一类的稍精致的餐厅。而台湾还有一类独特美食,那就是创意料理。台湾的创意已经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意美食当然不在话下。其中非常著名的是世界各地艺文人士、高官贵族都争相前往的食养山房,就连台湾创意文案天后李欣频都把要去这里吃饭列入年度计划。

食养山房原本取址阳明山中,后搬迁至更偏僻的深山,客人却更加趋之若鹜。山房隐居在一片满是绿树、瀑布的深山老林中。山房风格凸显东方的极简主义,入口处一张木桌、一枝百合独自迎宾,玄关处一片安徽造宣纸做成的古老细竹帘质地如丝,仿佛一块巨大的画布,躲在内堂宴饮的客人瞬间变成了画龙点睛的主角,谈笑间使得整幅画卷都流动了起来,仿佛一场朦胧的皮影戏,伴着山房里流淌的古琴声,编织出一幅虚实相生的夜宴图。一旁明黄的文心兰缤纷于深棕色的水坛上,这恰到好处的阴翳更衬托出黄色的生命力,难怪谷崎润一郎写了一本《阴翳礼赞》来赞叹阴翳之美。每张木桌上,一枝花,一本书,小坐片刻,世界仿佛都静止了,只听得一花一书间的呢喃细语。抬眼瞥见墙上一幅书法写着“天地静好,岁月无惊”时,便浅浅一笑,正合此时此刻的心境。这正是食养山房的东方禅学风格,没有过度的奢华精致,但却处处充满禅机。食养的空间既借景自然,又得人文裁成,成为我们这些红尘倦鸟逃脱尘嚣的心灵落脚点。

来这里的客人大多是文人墨客,也有慕名而来的官宦,大多静静品茗聊天。食养山房并无菜单,宾客只需在预约时选择荤素套餐,剩下的就一切“听候发落”,店家会根据当季、当天的食材决定今天的菜单。每一道菜都是采用当季新鲜食材,烹调的方式、食物颜色、造型的搭配及器皿的选择,处处独具匠心。在一道南瓜羹后是新鲜、入口即化的豆腐,选用山泉水制作,因此口感非常清香,搭配香脆的杏仁又极富韧性。红色的梅子、杏白的豆腐、嫩黄的玉米浆,这真的不是画家的调色板吗?

海鲜是主菜之一,生鱼片非常新鲜,而配合柠檬汁浇灌和特质酱料的海胆、扇贝也绝无腥味,黄澄澄的“灯笼”点亮了整道菜肴,食客纷纷赞叹拍照,难怪服务生要再三提醒拍完照就要停止欣赏赶快认真地吃,否则沉醉其中的我们很难在打烊前吃完所有菜品。用餐间隙如果你听见四座尖叫声连绵起伏,那一定是最后一道莲花羹压轴登场了。当一锅香浓的鸡汤和一朵干枯的莲花上桌时众人还在猜测着它们间的联系,只见服务生笑而不语将枯干的莲花凌空置于鸡汤盅上,随着鸡汤的热气徐徐四散开来,干枯的莲花瓣就这么静静地一瓣瓣绽放直至完全盛放在汤水间,其惊艳堪比昙花一现的绝美瞬间。而它的秘密就在于干枯的莲花经过特殊的蒸制,在好看好吃间将创意绽放到了极致,这真是“舌尖上的创意”。这顿饭,着实吃了“一朵花开的时间”。

深深呼吸是山间纯净新鲜的空气,静静聆听是鸟语蝉鸣,静坐抚摸实木座椅和桌上老旧的书卷满是厚实质朴的久违手感,抬头触目所及是满山翠绿、流淌的山间瀑布,低头满桌皆是色彩、材质搭配都美如画的菜肴,舌尖细细品味每一份食材的新鲜嫩滑,原来美食的享受已蔓延至五感。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良朋佳友间的情谊交融,食物的美味才能真正沁入人心。结三五好友,共同说禅品茗,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