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明的辩证法(5)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作者:韩毓海


如果把康德的“视灵者”改为金融市场里的期权交易员和证券分析师的话,结论实际上就是一样的,即对于证券市场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是迷信,而不是科学。但是,我们之所以需要创造、利用证券这个机制,是因为这种建立在预测未来、把握未来的信心基础上的“迷信”对于经济的发展是有其正面推动作用的—但也只是如此而已。无视这种作用与夸大这种作用,同样是荒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话固然不是什么科学的结论,但是它却说到了金融的实质。

不过,在我们这个时代,“康德故事”的最时髦版本却是:

因为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公司要招聘天体物理学家运行交易程序。而这种行为要传递的信息其实非常明显:被理性和科学论证了的未来就是现实,因此,只要把一切交给专家就可以了。它令人难以置信地忽略了康德所提出的真理,这个真理简而言之就是:金融市场其实是无法被“科学”预测的。

一切被理性证明和保证的对未来的预测终究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绝非现实。那种关于最新的信息技术将使证券市场变得更加安全的说法实际上完全是一派胡言。

喜欢搜集格言的人都知道康德的如下名言: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可惜,当今的时尚乃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因此,追星族们口诵经典、“仰望星空”,却几乎不能理解康德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里的“星空”就是指不可知的未来,这里的“道德法则”就是指直面死亡的勇气。勇敢地面对死亡和不可知的未来,这就是康德所谓启蒙的勇气。

把握不可知的、虚拟的时空,这种冲动也就是宗教的冲动,没有信仰就没有信用。信用制度就是从宗教里面发展出来的,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这个问题,而鲁迅说中国缺乏“迷信”,实际上是说中国文明的宗教感不强,缺乏向未知和未来世界投资的勇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