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媒介的沿革(3)

重新理解媒介:揭开传播、社会网络与群体秩序之谜 作者:醒客


印刷术:复制更容易

稳定性是媒介使用的基本要求,降低操作难度,能够保证媒介的稳定性。

从原始媒介的结绳记事到龟甲竹绢纸,复制越来越容易。龟甲竹绢纸,从雕刻到书写,记录方式更加简便,相比于原始媒介只能比大小、数个数,文字能够用几何形状获得更加丰富的含义,符号也逐渐稳定。

文字相对稳定之后,也没有停止进化,按刘歆和班固的说法,汉字发展经历了: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说文解字》的许慎的说法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两种说法虽然有些差异,但依然看出汉字从形、声、义的发展次序。象形、象事、象意或者指事、象形都是形,以图形指代;象声或者形声是以声指代,转注、假借或者会意,则是根据含义来指代。形声义的次序表明了汉字的发展脉络。

总体上说,刻录、书写依赖于人的技能,媒介的记录毋庸置疑,但复制能力不足,传输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印刷术第一次实现了信息的直接复制。如果印刷的内容是符号,比如文字,人们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拷贝,相同的拷贝只在一个人那里意义不大,它们需要传播到不同的人手上,因此,印刷术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复制,还开启了信息的传播。

印刷是纸媒介的一种突破,印刷使得书写的文字能够批量生产出拷贝,用同一个字模进行印刷要比人重新写稳定得多,尽管不同副本的墨色深浅可能会有些差别,甚至一些文字会出现变形,但这种差别跟书写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文字是符号化的,拷贝副本可以看成是完全一样的。

符号化、印刷术让信息复制变得更容易,并保持确定的指代含义。拷贝能够长期稳定地实现信息传输。

广播电视:重回视听感受

广播电视符合人们直观感觉的要求,信息的影子看上去更加真实。

广播能够听到跟真人一样的声音,电视则能看到跟真人一样的画面,广播电视传输的信息非常逼真,让人能够像使用自然媒介一样使用广播电视媒介。与纸媒介的文字是符号不同,文字只能唤起记忆,电视媒介则能够提供新的未曾经历过的感觉。听广播、看电视能够获得像听现场、看现场类似的效果。

相比于机械媒介,广播电视媒介还体现在速度上,电力能够将机械媒介想要传输的信息,以机械不可能具有的速度——光速传输到目的地,光速虽然是有限的,但在地球尺度范围内,相对于人的感觉,传输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媒介传输不再需要考虑时间问题,或者说,媒介是实时的,突破了时间的约束。因此,广播电视媒介具有大得多的规模与效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