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网络空间(4)

重新理解媒介:揭开传播、社会网络与群体秩序之谜 作者:醒客


机械媒介、电子媒介跟自然媒介不一样。杂志发行的时候,即便在物理空间上联系到了渠道——你看到了邮递员或者来到了邮局,并不表示你就能看到邮递员正在派送的杂志,你还需要订阅了杂志而且要具体到你要看的那一种。未来互联网可以连接全球大部分的人,按照自然媒介的理解,你的电脑上应该看到所有人的信息,显然互联网的情况更加复杂,事实上,本书后面的大部分篇幅就是讨论信息怎么传送。

比较面、线、点三种类型媒介的区别。面媒介最容易实现,但可控性差,有效范围内的人无法选择固定听众;线媒介效率高,有一定的可控性,但灵活度不够,报纸、杂志发行是可控的,但发行对象比较固定;点媒介既具有高度的可控性,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允许传输的人和不允许传输的人能够很好隔离,也能够快速变换信息传输对象,但需要复杂的控制技术,比如网络。

自然媒介、机械媒介、电子媒介。从面、线到点的变化,媒介形式的进化反映了人们使用空间方式的不同:媒介对空间维度进行了解耦。机械媒介、网络媒介推动人们摆脱自然媒介下物理空间的束缚,从紧耦合向松耦合发展,解耦释放了自由度,大大提高了空间的效率。

第六感:创作

感觉只是媒介的单向过程,创作则与感觉构成完整的循环,形成封闭的互动系统。

信息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不同媒介记录的信息存在差别,如果换个角度来考虑,在媒介记录的时候,我们故意不按照真实情况而是凭想象去记录呢?画画的时候,既然可以画眼睛看到的一样东西,也可以把看到的几个不同东西画到一起,或者,干脆随心所欲凭想象来画,画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不是通过外界真实存在而是通过人的想象获得信息记录的方式叫作创作,创作是一种人工干预之后特殊的媒介指代形式。

创作与媒介记录的镜像初衷不一样,创作得到的不是一个实际物体的镜像,它是人创造出来的。创作与镜像有不同的来源,人们对待创作的态度也与真实镜像不同,创作可能夸张,也可能不合逻辑、不真实,但创作与镜像一样都是信息,考虑到真实镜像也存在失真,创作与镜像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创作可以在镜像上进行,创作也可以像镜像一样以假乱真,创作是媒介于环境下镜像之外的新的信息形态。

创作有两种理解,一种只是创作了信息,另一种是创作了实物。比如,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木头飞机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飞机的各个细节;你还可以用木头做出一个飞机模型来。对比看到的不同,一个是直接看到飞机实物的过程,一个是看媒介指代的过程。

更深入一些说,创作信息与创作实物的区别在于,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否需要媒介指代。假定创作目标是木头飞机模型,做出来的木头飞机模型是实物,而纸上画的飞机模型则是信息。如果没有创作目标,作品是信息还是实物则不确定,比如直接问:木头飞机模型是信息还是实物呢?如果当作飞机模型就是实物,如果当作是真飞机的话,那就是信息。从这里,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媒介指代的含义:媒介指代依赖于人的主观认识,而不是客观现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