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业是根基(2)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作者:彭光谦


战略评估和战略推演:为前苏联解体做准备

在老布什总统任内,前苏联解体。当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的盖茨在回忆录中写道:“新政府上台四五个月后,我发现中情局很不看好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前途,甚至对前苏联政权的未来都感到悲观,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在1989年7月,我向总统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请求他授权常务副部长级委员会,组建一支规模很小、保密性极强的任务团队,为苏联解体制订应变计划。总统批准了我的请求,于是在1989年9月,这支团队开始行动。那时,离前苏联解体还有两年时间。赖斯(后在小布什总统时期先后出任国安事务助理、国务卿)是这支队伍的主管,参与团队的国防部成员是助理部长沃尔福威茨(在小布什时期任常务副国防部长)。这支团队为美国迎接即将到来的重大转折做好了充分准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早在1987年,安德鲁·马歇尔就在国防部长办公厅净评估办公室主持了对苏竞争战略推演。这个推演的想定及演变是罗马尼亚政局出事,其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被暗杀,前苏联未介入(前苏联是否以武力介入东欧事变,是美国判断前苏联内部强弱的重要指标);受前苏联未干涉的鼓舞,罗马尼亚政局动荡传导到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导致柏林墙倒塌,华约解体,苏军从东欧撤军;两年后,前苏联解体。当时参加推演的一位中情局资深前苏联问题专家认为这纯粹是胡扯,中途摔门而去。几年之后,这位专家打来电话,专门为退出推演表示道歉,并声称这个推演要比前苏联解体本身更令他感到震惊。

战略推演与战略评估的结合,往往能够产生惊人的预见性和战略判断。其根源在于,战略的本质在敌我对抗和互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制定和执行战略的主体都是人。与技术和战术性的模拟仿真不同,战略推演的要害是以人演人,通过设置场景、提供环境,用高质量的人员扮演敌我双方(所谓“魔鬼代言人”式的红队机制),因而可以通过内部头脑风暴式的撞击形成对复杂战略问题的新认识。珍珠港事件10年之前,美国海、陆军曾在夏威夷举行“第四号大联合演习”,在演习中出现了日军航母部队偷袭珍珠港的场景。可这个演习被当时美国陆军航空部队驻珍珠港司令搅黄了,他的理由是只要他的部队在,日本人就不敢来。在被美国海军反复驳斥后,他提出的最后一个令人无可奈何的理由是“文明国家从来不在星期天打仗”。10年之后,日本海军在一个周日的凌晨偷袭珍珠港。日本海军对袭击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都进行了推演,在中途岛推演中,出现了美军陆基飞机袭击日军航母舰队,击沉4艘航母的情况。当时的日军导演部主任南云将军武断地做出裁决,将被击沉的日本航母从4艘减为1艘。后来,南云率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进行中途岛海战,日军航母被击沉4艘,率先发起攻击的正是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陆基战机。

这些历史事件表明,无论对于国安会办公厅这样的最高决策者身边的小团体,还是对于大的职能部门,战略评估和推演是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的重要基础与手段。搞好评估与推演,需要开阔的视野、历史的智慧、专业和接地气的情报信息、对跨部门资源的管理协调,以及最重要的、最合适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