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高铁发展的魔龛(2)

与速度同行:亲历中国铁路工业40年 作者:赵小刚


世界铁路起源于英国。19世纪,铁路为英国带来滚滚财源,一度,伦敦交易所60%的上市公司都与铁路有关,可见铁路的火爆程度。20世纪初,“日不落”帝国开始沦落,之后的100多年,世界的铁路发展与英国无关,人们对英国铁路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蒸汽机时代。

随着英国制造业的外移,欧美工业与科技迅速发展,在铁路科技发展方面,首推欧洲的德国。1903年,德国西门子与美国通用电气合作研制了世界首台实用的电力机车。1897年,德国曼(MAN)公司的创始人鲁道夫·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1913年,世界第一台内燃机车在德国出现。追求火车的运行速度始终是铁路科技发展的原始动力。1892年,一列被命名为“D-Zug”的特快列车在德国投入使用,最高时速达到90公里。1901年,在柏林附近马林弗尔德至措森路段,一台试验用电力机车创造了时速162.5公里的世界纪录。1932年,在柏林至汉堡路段运行的“汉堡飞人”内燃动车组的最高速度达到时速165公里。1936年,德国用流线型蒸汽机车牵引新型客车,创造了最高时速200.4公里的新世界纪录。1965年,慕尼黑国际运输展览会期间,从慕尼黑到奥古斯堡路段,每天运行时速200公里的快速列车,此时,德国的铁路和铁路工业水平达到世界的巅峰。但非常可惜的是,在之后的20年时间里,德国铁路就此止步,也可以说,在世界铁路发展史的中段,德国铁路技术发展前紧后松。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政府才认识到专注高速公路发展的交通政策的失误。随着欧共体市场的形成,建设一个欧洲高速铁路网已势在必行,可是为时已晚。德国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铁是从汉诺威到维尔茨堡路段,全长327公里,1973年开始施工, 1991年全线通车,最高运行时速为250公里。德国高铁的最高运行时速除科隆到法兰克福线路的300公里外,其他线路均为250公里。到2002年,德国新建的高铁只有815公里,不及法国和日本,高铁的总体技术水平也落后于法国和日本。

法国铁路在20世纪70年代航空和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的压力下,表现出比德国更加敏锐、积极的态度, 1983年建成了巴黎至里昂,全长为390公里的法国第一条高铁,建成时间比德国早了8年。到2001年,法国新建高铁总长达到1 576公里,几乎是德国的一倍。法国高铁的最高运行速度也普遍高于德国,除东南线时速为270公里以外,其他线路时速均为300公里,地中海线更是达到了时速350公里。

在世界高铁的发展史上,日本表现得更加积极。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国民经济在复兴后得到高速发展,但铁路运输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1958年,日本内阁批准了东京至大阪长达515公里的东海新干线的建设计划,这条新干线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前投入运营,并被誉为日本新时代的代表作。之后,日本新干线的建设一发不可收拾,到2002年,新干线总长已达到2 049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新干线的最高运营时速为240~300公里。

速度是高铁含金量的标签,世界高铁大国一刻也没有停止在速度上的比拼。1963年,日本新干线试验段的最高时速达到256公里;1981年,法国TGV高速铁路在巴黎至里昂的南段线路创造了时速380公里的世界新纪录;德国不甘落后,于1988年用ICE/V试验列车在汉诺威至维尔茨堡线上创造了时速406公里的新世界纪录,可是,这一纪录两年后又被法国打破;1990年,法国TGV-A试验列车在大西洋线上以时速515.3公里夺回“高速之王”的桂冠。1996年,日本用300X型试验列车在新大阪至博多路段创下了最高时速443公里的佳绩。世界纪录在保持了17年之后,到2007年,法国用V150型试验列车将世界纪录刷新到时速574.8公里。

2010年,中国的CRH380A型列车在京沪线先导段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纪录,CRH380A列车不是为试验特制的列车,而是用于商业运行的列车,所以,这次试验更具有实战意义。可就在中国高铁信心满满、意气风发地追赶世界领跑者时,“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让我们重重地摔了一跤,是放弃,还是爬起来再追赶?只差一步之遥,绝对不能放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