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为什么给理由?(5)

蒂利文集:为什么? 作者:(美)查尔斯·蒂利


在世贸中心大劫难中,人们在不同层次上给出理由,包括:

· 劫机者为什么劫持飞机,并撞向大楼?

· 大楼为什么燃起熊熊烈火并轰然坍塌?

· (对于亲历者来说)我当时为什么那么做?我们(不管我们是谁)当时为什么那么做?

· (对于亲历者和旁观者来说)其他人(个人或群体)为什么那么做?

· 为什么会有恐怖主义?

· 在更宽泛的意义上,为什么会有暴力?

这本书兼顾不同的层次,一方面设身处地理解理由的给定,另一方面对这一现象追根究底。我试图了解,人们如何且为何为他们所做之事、别人所做之事、发生在他们身上之事以及发生在别人身上之事给出理由,这些理由又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我的关注点不在人生、邪恶或生命之脆弱这些宏大的理由,而在于不同类型的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遇到麻烦、评判他人或遭遇九一一这种紧急情况时所给出或接受的具体理由。

本书侧重于理由给定的社会层面:人们如何共享、交流、争辩和共同修正既有的理由,而不考虑个人神经系统如何处理新接收的信息。我并不关注人们给出的理由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合理还是不合理。我感兴趣的是人们给定理由的社会过程。对于为什么某些事情会发生(且如此发生)的概括性学术讨论,我没有多费笔墨,遑论如何就重大事件发生的理由取得一致意见。

九一一袭击引发了大量的辩论。“无可争议的一点是,”一本讨论九一一袭击意义的文集主编指出,“九一一的潜在意义只有通盘考虑才能获得理解,但这个盘有多大,却是一个吵得不可开交的问题。”(Hershberg and Moore 2002: 1)两位主编认为,对九一一袭击给出的严肃理由包括基地组织(al-Qaeda)的极端狂热、被误导的美国外交政策、中东地区政权的独特性、曾经稳定的(如果又是危险的)世界秩序的瓦解,等等。我对这些议题并不陌生。我本人的大量研究都在试图厘清宏观政治过程的理由:为什么革命会爆发,民主化和去民主化为什么发生,为什么恐怖主义会有如此多的表现形式,诸如此类。但本书并不打算探讨这些宏大的政治问题,而关注人们面对面时理由给定的社会过程。理由的给定在这么小的场景同样重要。

我们稍后将看到,理由的给定将人们相互联系起来,即便旁观者可能觉得这些理由站不住脚、装模作样或荒诞不经。在充满未知的情况下,例如九一一袭击,对于眼前所见,多数人依据过去与他人的互动模式给出理由。不同的群体之间,不同的情况之下,不同的社会关系,模式选项大有不同。但不管具体内容如何,理由为行为举止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正在发生的事情提供了共享的描述。它们还道出了理由的给予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