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惯例(13)

蒂利文集:为什么? 作者:(美)查尔斯·蒂利


访谈者:他对安全期避孕法怎么看?

受访者:我们想用一种清教徒式的方法,因为我们不想使用任何人工的东西。

访谈者:人工?

受访者:就是在你的身上使用化学物质或将什么东西放到你的体内。(Luker 1975: 43)

显然,理由、行为与关系交织在了一起。在这里,性伴侣试图界定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重要的不仅是性伴侣之间的关系。第三方有时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天主教家庭中的个人或伴侣。即使不存在天主教的清规戒律,人际网络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访谈者:你说你原来吃过这种药,而且吃完了。你最初是在哪里得到这种药的?

受访者:西南城的一家计划生育诊所。

访谈者:你为什么没有重配这种处方药?

受访者:因为我父亲。……我们住在一个小镇上,医生和牙医都很熟。我不可能瞒着他去看另一个医生,而且那会伤害到他。(Luker 1975:44)

卢克对关系-理由-行为的三角关系有了双重深入了解。第一,这些女子描述了她们和男友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引发了他们的(非避孕)行为。第二,或多或少出于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在讨论自身行为的同时,她们也和卢克这位具有同情心但显然懂行的年轻女子形成了某种关系。

前两轮的反思促使卢克对关系、理由和行为的关联进行分析。经过一番审慎思考,她得出结论:小心翼翼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会意外怀孕。尽管情况各异,卢克发现了三个共同点:

· 与伴侣的社会(不仅是性爱)互动增加了避孕的感知成本。

·如果持续的风险行为未导致怀孕,伴侣对怀孕风险的预期将持续下降。

·女方(有时也包括男方)逐渐将流产视为怀孕的一个可行选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