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聆听心灵的声音(2)

少有人走的路4:心灵地图 作者:(美)托马斯·摩尔


关怀心灵的第一步,是遵奉心灵显现和运作的方式。只有熟悉了心灵的习性,才能关怀心灵。“遵奉”(observance)一词源于宗教仪式,意思是关注、遵守和崇奉,其词根(-serv-)的本义是照料羊群。关怀心灵时,我们需要关心和照料它的羊群,看哪一只出现了情况,比如最近我们染上了什么瘾,做了什么特别的梦,心中有什么烦恼,等等。

在这里,“关怀心灵”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追求的是适度的照料,而不是奇迹般的疗效。当我们面对自己和他人时,这样审慎的定义就会发挥它的寓意。例如,如果我把关注和尊重心灵的需求,看成我对自己、对朋友或患者的责任,我就不会以维护健康为借口,剥夺生命中原有的东西。人们常常觉得,如果能摆脱困扰他们的东西,情况就会好转。他们可能会说:“我必须改掉这个习惯。”“请帮我摆脱自卑感,帮我戒烟,帮我脱离失败的婚姻。”身为心理医生,如果我遵照患者的这些要求,那我一天到晚都要忙着剥夺他们生命中的东西。但我并不觉得根除问题是最大目标,也不打算担任剥夺者的角色。相反,我努力让他们明白,换个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是必要的,甚至是有价值的。

如果人们遵奉心灵,生命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贫瘠不堪。他们曾经以为痛苦和问题非常可怕,必须从生活中清除出去。其实只要敞开心胸,用开放的态度面对心灵,你就能领会疾病中蕴藏的信息,懊恼中隐含的匡正,抑郁和焦虑暗示的改变。

一位30 岁的女子来找我,要求心理治疗。她说:“我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因为我总是过于依赖别人。请帮我摆脱这种依赖性吧。”

她要求我剥夺她心灵中的某些东西,然而秉承遵奉心灵的原则,我尽量避免这样的剥夺行为。于是我问:“为什么依赖别人会让你感到困扰呢?”

“因为这样会让我感觉十分软弱。况且,过于依赖别人并不是好事,我应该保持独立。”

“那你怎么判断,究竟多大程度的依赖性才是‘过于依赖’?”

“当我感觉很糟糕的时候。”

“那么,你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方法,既保持对别人的依赖,又不会让自己感到软弱呢?毕竟,所有人彼此之间都在相互依赖,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如此。”

谈话就这样继续下去。这位女士承认,她一直简单地认为独立是好的,依赖则是坏的。我注意到,尽管她如此向往独立,但在实际生活中,独立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享受。她认定自己的依赖性太重,所以把独立看成是一种解脱。不知不觉中,她接受了时下流行的观点:独立才是健康的,当心灵显现出对依赖的渴望时,我们应该纠正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