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家庭和童年的神话(3)

少有人走的路4:心灵地图 作者:(美)托马斯·摩尔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心灵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尊重故事的内容,而不是对其阴暗面讳莫如深,那么,或许我们就不会把家庭的影响视为无法摆脱的束缚。由于发展心理学的影响,我们总以为,家庭环境无可避免地决定了我们的人格。但是,如果我们把家庭背景当作塑造未来生活的原料呢?身为心理医生,每当我听到患者讲述父亲或叔叔的虐待行为时,总会探询虐待者的生活细节。在他的暴力行为背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其他家庭成员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讲的是什么故事,又隐藏了哪些秘密?

一位名叫大卫的年轻人对我抱怨说,他跟母亲实在相处不来。

我之所以把他称为年轻人,是因为“长不大”是他最显著的气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已经28 岁了,但看起来好像只有16 岁。

他一个人租房住,每个周末都“回家”跟母亲一起过。然而每次回家,他都觉得母亲在窥探他的隐私,干涉他的生活,甚至强迫他打扫房间。母亲经常对他说:“你跟你父亲简直一模一样。”其实他父母几年前就离婚了。

“你真的很像你父亲吗?”我问。

他满脸惊讶。“我母亲才是问题所在。”他说,“不干我父亲的事。”

“但我还是想问,你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总是四处奔波,我很少能看见他。他身边的女人总是换个不停。”

“你像你父亲吗?”

“不像,我连一个女人都没有接触过。”

“是吗?”

“除了我母亲。”

接下来他对我说的话,是我从许多患者口中都听到过的:

“我不愿意像我父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