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为什么朋友圈里的人,过得都比你好(4)

20岁,光阴不再来 作者:(美)梅格·杰伊


Facebook不仅让我们更新朋友近况,更要我们跟上他们的水平。问题是,现在我们不仅和我们最亲近的朋友和邻居保持同步,也得和成百上千位的陌生人保持同步,而他们透过“生活的滤镜”秀出来的状态,不断地提醒我们生活应该是多么地精彩。

最近有位26岁的客户跟我说:“朋友们都生娃了,我现在感觉自己严重落伍……”从统计学上讲,这不太可能;由于她咨询过程中提到过两个朋友,于是我问她是哪些人生了小孩儿,她表示:“都不是她们……是我在 facebook上面认识的那一大群朋友,我是看她们的新鲜事知道的。”另外,还有一个男性客户跟我说:“我本来觉得自己工作还不错,但是自从看到facebook上其他人的工作后,瞬间觉得自己好寒酸……”

大多数20多岁的年轻人不会傻到去和facebook“名人堂”用户的生活作比较,却轻易把朋友在facebook上晒的照片和状态当真。然而,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家丑不可外扬”,在个人主页上报喜不报忧罢了。比如旅行记者的朋友会见天儿秀自己开着最炫的车满世界兜风,却从不提常年出差,脸都是菜色,职业胃病的难言之苦。所以,20多岁的人不知道许多同龄人一样过得很辛苦,每每在社交网站上比较时,都觉得别人混得不错,就自己不尽如人意……像塔莉亚这样的年轻人很多,在facebook上不但没有找到鼓励和归属感,反而更加焦虑和孤独。

塔莉亚上网找工作时,没有一项符合她在facebook上看到的理想工作——钱多事儿少离家近,不耽误理想不耽误玩乐。她说:“我觉得自己很糗,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做帮助孤儿这样的壮举。”

“你想要帮助孤儿?”

“我想发挥我的潜能啊!”

“帮助孤儿跟发挥你的潜能有啥联系吗?你打算从事慈善事业?还是你有过这样的经历?”

“也不算是啦!”

》“追求荣耀”与“应该的暴行”

“士不可不弘毅”是人性与生俱来的信念。我们都希望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就像橡子总会长成大树。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是橡子,也不是长大之后都能变成橡树。

因此,如何发挥潜能势必是一个大问题。有些人梦想太小,他们不知道20多岁的选择意义非凡,对未来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人则是梦想太大,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了解自己的潜能,就是要承认我们的特殊天赋和局限是怎样契合周边的世界的,这样我们才会知道真正的潜力是在哪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