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不能独占鳌头,便是失败(3)

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 作者:(韩)姜仁仙


哈佛一年约录取一千六百名学生,相较于美国的版图,这扇大门实在窄得可怜,因此,不少哈佛生都是某高中“有史以来首位哈佛生”,或是“相隔十年才出现的哈佛生”,珍妮也是如此。她是母校三百三十二名应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个被哈佛录取的人。

珍妮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受他们的影响,她很想成为一名军人。所以当初申请学校的时候,除了哈佛之外,西点军校是她最理想的选择。

“西点军校,军人的摇篮,那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至于哈佛,我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可是收到哈佛的offer时,我的想法变了。反正从哈佛毕业之后也还可以当军人,为什么不去呢?我喜欢读书。我想知道,如果在大学里好好用功将来我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我选择了哈佛。”

究竟是什么,让哈佛大学对珍妮青睐有加呢?

“其实,连我自己都没想过有一天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真是太神奇了。高中时我担任过啦啦队队长,担任过学生会干部,SAT的成绩也很好。估计这些对我进入哈佛多少都会有些帮助吧?因为,哈佛是所注重综合素质的学校,它不太喜欢书呆子。来到哈佛后,和同学聊天,我发现大家都各有所长,但他们并不止于追求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去经历,去学习’,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入学后,珍妮最感兴趣的科目是物理,并打算专攻物理。原本想让女儿从军的父母,也尊重珍妮的想法,现在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当医生。不过,珍妮对生物完全不感兴趣,她应该不会选择医学院。新学期开始还不到一个月,珍妮就已经感觉到读书的压力了。她不清楚其他学生的实力,总是质疑自己的水平,担心自己的坚持是不是有意义。好在珍妮是个乐观向上的姑娘,所以这些想法并没有影响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当我问她“以后想做什么”时,珍妮这样回答:

“不管干什么,我都想能当个‘领导者’。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然后说服别人跟随自己,一起为着某个目标前行,领导者就该是这样的吧?我觉得比尔·盖茨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他赚了多少的钱,而在于他提供给人们多少灵感。如果没有比尔·盖茨,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人的成功。”

“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