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代相传的哈佛狂热症(1)

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 作者:(韩)姜仁仙


为什么不能是我这种人,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因为他们的出生吗?我尽力拼搏,不让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如果我更加努力呢?我和他们之间的隔膜,触手可及。

——《风雨哈佛路》,丽兹

韩国人一直自诩韩国母亲是世界上对教育最狂热的人。这怎么可能?有哪位母亲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呢?天下父母一般心,都希望将子女送进好学校。美国的父母看上去教育宽松,可实际上,他们疯狂起来,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的父母。

美国不像韩国有补习班专车,连公交车也很少见,当自家孩子要去参加什么活动时,都必须由父母接送。被称为soccer mom 的超级妈咪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拿着手机,有时还要回头教训一下后座的捣蛋孩子。如果说韩国妈妈累心的话,那美国妈妈就是累身了。

如果你的爸妈一心想让你上哈佛,那恭喜你,他们得了一种叫 “哈佛症”(Harvarditis)的病。就像首尔大学在韩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撼动一样,哈佛大学也是美国人的圣地,尽管有人认为这种赞誉有点过头,却依旧改变不了美国的哈佛热。

美国历史短暂,因此他们才特别看重未来和创造,而哈佛恰好能满足他们的心理诉求——因为哈佛是美国人一手创建的顶级学府,它身上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如果我问你,世界上最了解哈佛的国家是哪个?美国?NO!是韩国。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在2005年的2万名哈佛学生(大学部和研究所的都算在内)当中,非美国学生共有3669名。其中,亚洲学生以1357名高居榜首,欧洲以1022人居于第二位,然后是北美(559人)。若以国籍来看,加拿大481人,排名第一,中国378人,第二名,韩国244人,第三名。

加拿大排名第一很容易理解,它和美国接壤,又都是英语国家。可韩国学生入学人数排名如此靠前,很让人费解。不论是在地理人文层面,还是在人口比例层面,韩国都和美国没有太多相似性。如此非亲非故,韩国对哈佛的狂热未免有点过分。

韩国人对教育充满热忱,对“世界第一”也极度迷恋,而哈佛的存在,正好满足韩国人的这种嗜好。有不少韩国留学生在同时收到几所学校的offer时,即便它们都同样优秀,只要一听其中有哈佛,就会立刻奔向哈佛的怀抱。而将子女送入哈佛,简直成了韩侨成功扎根美国的标志。除了“哈佛症候群”之外,还有一群人分布在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他们的存在体现着美国人对名校的狂热,人称“遗产学生”。

“遗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不怎么样,但架不住人家家世好,或者运动细胞发达,所以能轻易地进入好大学。遗产学生其实是捐款入学制的产物。举个例子,乔治·沃克·布什总统的家人几乎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除了他以外,他的父母,祖父,甚至女儿,都是从耶鲁大学毕业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