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困惑3 为什么爸爸对孩子的问题“漠不关心”(6)

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 作者:(韩)吴恩瑛


那么三十几岁爸爸的情况怎么样呢?三十几岁的爸爸会感受到,曾经妻子和自己的人际关系比例是1∶1,而在孩子出生后,这一比例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随之而来的责任,让他们有一种患上了抑郁症的感觉。与四十几岁的爸爸不同,三十几岁的爸爸们希望在抚养孩子的责任中,妻子可以帮他们分担一部分经济上的责任。他们希望妻子也和自己一样出去赚钱养家。这个年龄段的爸爸比四十几岁的爸爸更顾家,但是在孩子生病哭泣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妻子可以一手解决。因为初为人父的他们仍然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手足无措。这样一来,三十几岁的父母都很清楚他们要一起照顾孩子、一起分担家务。然而,夫妻间的矛盾就会在这里产生。

40~50岁的夫妻在育儿上分工明确,丈夫不会帮助妻子带孩子,妻子也不会对此心怀抱怨。如果丈夫可以挣很多钱回家,妻子反倒会隐隐地希望丈夫不要过于关心育儿。但是三十几岁的夫妻没有泾渭分明地划分彼此的领域。他们都希望对方可以为自己包办一切。丈夫希望妻子又能工作,又能照顾孩子,还能操持好家务,而妻子却希望丈夫不仅可以赚很多钱,而且可以帮助自己照顾孩子、分担家务。所以私下里,丈夫想要妻子可以像自己很会带孩子的妈妈一样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妻子希望丈夫可以像自己完全不管育儿和家务的爸爸一样赚很多钱回家。但是,夫妻双方的责任越混乱,越是要求对方是一个多面手。因为这些父母与四十几岁的父母相比,成长的环境相对富足,所以他们要求的标准也会相对较高。他们深谙并想要得到最好的东西。所以,如果他们的配偶没能做到最好,那么他们会抱着不安与愤怒生活。事实上,如果三十几岁的夫妻想要过得相对舒心,那么他们有必要将自己过高的人生标准降低一两个台阶。而且还有必要降低一下对生活要求的标准。如果他们一意孤行,那么这对夫妻将很难克服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阻碍。三十几岁的夫妻应该学会降低自己对钟情之物的标准,并懂得感激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没有及时更新育儿理念的父亲显得更加“漠不关心”

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妈妈们的不安开始与日俱增,那时韩国的门户开放对妈妈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使妈妈们发生了改变。她们各种身份重叠混乱,部分身份有时还不可以混为一谈。妈妈们非常热切地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职业女性,但是又会担心自己变成一个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坏妈妈,所以在她们工作的同时,矛盾也日渐激化。在妈妈们的不安与日俱增的时候,爸爸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爸爸们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爸爸会第一个跑去找专家商议对策,并且越来越多的爸爸把“孩子的事情”包揽在自己身上。与我们之前说的那些一般的爸爸不同,这些爸爸用了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走近问题。他们首先承认了自己的问题,然后还会请求他人的帮助,他们会说:“我小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被这种问题困扰。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孩子克服这种困难呢?”

有一位爸爸,在听到我说完“诊疗结果表明孩子精神不集中,这主要是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这些话后,说出了这么一番令人欣慰的话:“原来是遗传自我啊。我一定要在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前帮他治好。这是我的责任。”我还见到过一位爸爸,为了支付孩子的诊疗费和特殊教育费,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跑去打工,甚至一人身兼三份工作,而且他还经常和妻子一起来医院看望孩子。像这样,有一部分爸爸正在变得越来越顾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