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终极目标—消除盲点、隐性偏见与歧视行为(3)

盲点:好人的潜意识偏见 作者:(美)马扎林·贝纳基


就在我们对无法消除隐性偏见感到沮丧之时,其他研究者已经开始对他们设计出来的新程序进行测试。这些程序旨在削弱甚至消除被内隐联想测试检测出来的认知错误。首开先河的是名为尼拉贾娜(布琼)·达斯古普塔的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其在职业生涯早期曾与我们共事过。

布琼设计了一个创新的实验室实验,其中用到20张著名的美国面孔。实验旨在调查如果实验对象在一开始完成的任务就涉及10个备受尊敬的著名美国黑人面孔,在种族内隐联想测试中表现的无意识的白人偏见是否会减少。这些黑人面孔包括:马丁·路德·金、科林·鲍威尔、迈克尔·乔丹、丹泽尔·华盛顿及比尔·科斯比等。每个人都有两个标签选项,评价都很正面,但是一个是正确评价,一个是错误评价。布琼要求实验对象们分别辨认每张面孔的身份。例如,科林·鲍威尔的照片拥有“美国国防部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两个身份的选项。这10张美国黑人的照片中穿插着10个臭名昭著的白人的照片,包括:连环杀人犯杰夫瑞·达莫、泰德·邦迪、查尔斯·曼森、泰德·卡辛斯基以及大屠杀凶手麦克维等。每张白人面孔同样有两个标签选项,都是极端负面的。例如,卡辛斯基的两个选项分别是“利用书信炸弹杀人、伤人的智能炸弹客”(正确选项)和“被证实有罪的恋童癖者”。在对20张照片分别做出两次选择—为保证充分接触—之后,实验对象紧接着完成了种族内隐联想测试。

基于自己的内隐联想测试分数很难驾驭的事实,安东尼始终对变化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对布琼实验的成功深表怀疑的他,甚至还拿出5美元打赌,最后服输。在看过10张令人尊敬的黑人面孔及10张令人生厌的白人面孔后,相比那些实验前对令人尊敬的美国白人照片和花卉或昆虫进行对比的实验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确表现出了较弱的“白人等同于好”的自动联想。

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布琼进行了另外一个实验,其中的研究对象见过10位受人尊敬的老年人的照片,其中包括:特蕾莎修女、沃尔特·克朗凯特、埃莉诺·罗斯福以及爱因斯坦等。结果也是类似的。在内隐联想测试中,见过受尊敬的年长者照片的实验对象,比那些见过受尊敬的年轻人的照片的人,表现出较弱的“年轻等同于好”的自动联想。这些实验结果很快就改变了我们关于隐性偏见的可塑性及消除认知错误可能性的想法。

布琼进行实验的同时,其他几个实验室的研究者同样在用简单程序寻找隐性态度或偏见被转变的可能。例如,在科罗拉多大学,艾琳·布莱尔请大学生进行一项简短的想象测试,让他们花几分钟时间想象一个强大的女人是什么形象,她为什么可以被称作强大,她擅长做什么,她有怎样的爱好,以及喜欢怎样的活动。这个简单的心理练习有效地减弱了“男人等同于强大”的刻板印象。对比不同实验对象进行各种心理练习之后的内隐联想测试结果,能够证实这一结果。

科学的魅力此刻就体现在人的思维能被研究证据改变上。我们起初认为改变现有的自动联想需要长时间艰辛努力的想法,现在亟须改变。数据显示,隐性偏见认知错误能被较小的干预行为削弱。同实验中一样,重复进行适度干预可能是消除认知错误的方法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