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杰伦[王者内心是少年](2)

天意眷顾倔强的你 作者:丁天


事实上,18岁刚成年即被唱片公司签约的周杰伦将其对人生的想象力降到了最低,但他义无反顾,乐此不疲,原因只有一个——音乐是他“证明自我”的唯一方式。工作的一部分是依约写曲,每首可得酬劳两万台币,对象多是脸蛋与衣着光鲜、重金打造的速成偶像歌手,他并不指望他们能在他写就的音符中了解他不安于室的灵魂。那个日复一日睡在公司录音室沙发后面的人,看着台北的天空,乐思泉涌时在外卖菜单背后写歌——这是他给自己加码的工作,即便吴宗宪并不领情。他曾当面把周杰伦的创作手稿扔进垃圾桶,一部分原因是他并不认为其可以走到台前,“因为他长得并不帅”,但这阻挡不了周杰伦倔强的坚持与几乎一天一首的写歌速度。

两年后,吴宗宪的朋友、接管阿尔法的总经理杨峻荣率先被周杰伦打动了,他听到的《可爱女人》成为之后专辑的第一首歌,它看似简单的抒情曲调,却有着耐人寻味的旋律魅力。

2001年,周杰伦出道发行第一张同名专辑《JAY》,专辑封面上的他神情羞涩,一头鬈发。同年,他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横空出世,打破了 90年代中期香港“造王运动”后中国乐坛几近后继无人的局面。他迅速蹿红,人们惊艳于他的咬字不清、哼哼哈兮和难以抵挡的优美音律。“周杰伦旋风”来势汹汹地刮遍了亚洲。

周杰伦的音乐从一开始就带给了世界惊叹,而音乐给他自己的人生带来的,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存在感。“从第一张专辑到第十一张专辑,我觉得多了自信,少了时间。”周杰伦如此说,“我觉得音乐可以挽救人的自信。以前我写歌有一点失业性质,比较慵懒,现在我喜欢在很忙碌的时候写,这样才会让我有感觉,有时间感。”

“希望大家都跟我一样”

在一个创新匮乏、后继乏人的世界里,周杰伦俨然是中国音乐界的乔布斯。他看似特立独行,却有着聚焦一切的强烈愿望与坚定内心。

周杰伦的出现给华语音乐带来了一场革命性颠覆。在他之前,主打 R&B的有留学海外、科班出身的王力宏和陶喆,但只有周杰伦,在最短的时间内让 R&B在中国乐坛的定位从前卫变成了真正街头巷尾的流行。他在最初的一片嘘声中,用吐字不清的代价换取了 R&B和中文的真正结合,由此被乐评人定义为华语乐坛新时代的开创者,掀起的是“不依据发音规则、以展现音律纯粹性取得成功的音乐革命”。

虽然四岁习琴,入行很早,但周杰伦反叛、无畏,不遵循任何流派,只忠于自己的音乐表达。但如果你问他在音乐中始终坚持的是什么,他会给你一个听起来相当饶舌的回答:“以前坚持的是跟别人不一样,现在坚持的是希望大家都跟我一样。”

他对此进一步解释:“我觉得有人想要复制你,这代表你成功了。目前的我就像在打仗一样,比较好胜,什么都要走在最前面。在我之前,乐坛的主流不是这样,我是把非主流变为主流,现在当然就是继续要朝着这个主流走,你也不知道会走多久。我的上一张专辑叫《跨时代》,跨时代就是在下一个十年,我要看看是不是还是这样。”他顿了顿又说,“我觉得我的勇气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