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1)

我是怪人,我是独行者——库布里克谈话录 作者:吉恩·菲利普斯


近些年出版的有关电影导演的书籍可谓琳琅满目,而且每一本都信誓旦旦,宣称它们的主人公才是美国当世最伟大的导演。这些书都有自卖自夸之嫌,只要我们一谈及1999年去世的斯坦利·库布里克,它们都相形逊色。在库布里克去世之后,影视评论家和电影史学家发表的讣告和追忆文章铺天盖地,一致公认他为当代美国最伟大的电影导演。

库布里克在与美国电影界的各大制片公司打交道时,特立独行,游刃有余,很少有其他导演能达到和他一样的独立境界。库布里克在电影业中稳打稳扎,逐渐为自己树立了国际声誉,实现了对自己导演电影的艺术细节的全程掌控。从每一部电影的初期策划、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库布里克都是亲力亲为,全程指导。而各大制片公司之所以会赋予他如此广泛的艺术自由,是因为他是从电影业的底层起步,逐一实践,熟悉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在电影制作技术领域,库布里克可谓自学成才,与其他在大型制片公司当过学徒、干过跑龙套、当杂役等低贱工种的许多导演相比,其成长经历独具一格。待到他独当一面,开始为制片公司执导影片之际,他便能够享有极大的自由度,这在美国整个电影史上是罕见的。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三十出头的库布里克接受采访时,采访者就浓墨重彩地报导他的独立性,那时的他已然成为众多志比天高的年轻导演们学习的榜样了。

在这些最早的采访中,库布里克回答自己的身世以及个人生活等问题时总是半遮半掩,但是他确实向记者们诉说了自己孤独的童年经历,说自己主要是在布朗克斯区的电影院——比如位于大广场车站附近的“洛伊天堂”(Loew’sParadise)剧院——度过了青年时代。采访中他还透露,在看过几部好莱坞粗制滥造的平庸之作后,他便确信他自己不可能拍出比那还烂的电影——他确实能拍出更好的电影。从那时开始,库布里克便与电影结了缘,终身着迷。成为电影导演之后,他对电影的痴迷丝毫不减——对他来说,电影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和一项工作。在库布里克作为电影导演刚刚出道之际,就有一些颇有眼力的采访者指出,自从奥逊·威尔斯(OrsonWelles)离开好莱坞之后,好莱坞还没有哪位导演表现出库布里克那样的想象力。当然,这些采访者可能也只是拾人牙慧,威尔斯本人就曾说过一句被人反复引用的话:“在年轻的一代电影人中,库布里克才华超群。”1

待到年纪轻轻的库布里克开始接受采访时,他特有的工作习惯已经完全形成。在一篇本书没有收录的采访文章中,那位早期采访者注意到了库布里克对电影技术的痴迷,他写道:“库布里克极为关注电影背景,力求精确到细节,因为他认为那样可以帮助观众相信银幕上发生的情景。”2正是因为对细节吹毛求疵般的精确要求,他对每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都是全程掌控,从初期策划到剧本创作再到最后的剪辑,事事亲力亲为。杰里米·伯恩斯坦(JeremyBernstein)曾经造访了《2001:太空漫游》的拍摄现场,他注意到,就在一天之内库布里克不仅去了特效制作部视察太空飞船的设计情况,还前往服装设计师那里检查了太空服的设计进展,最后又对艺术部建造的月球模型进行了一番研究。伯恩斯坦对库布里克工作习惯的描述,表明他确实是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库布里克稳稳地掌控着全局,站在导演的高度监督与他共事的技师和艺术家,并按需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合成,达到最佳的制作效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