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斯坦利·库布里克与《奇爱博士》(4)

我是怪人,我是独行者——库布里克谈话录 作者:吉恩·菲利普斯


“没有哪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但比起那些好电影来,那些不怎么样的电影反倒给了我更多的鼓励,因为我可以说‘我不太懂电影创作,但我看得出哪些地方我可以做得比他们好。’然后我就凑了些钱拍了我的第一部电影,拍得不是很好,但我赚的钱足够我拍第二部··这部要比上一部好一些,然后··”

“然后,好莱坞就把您请去了?”

“没有人请过我。”

我又看了他一眼。他的话里带着一丝苦涩吗?不,我看恰恰相反。“我也不希望有人来请我”才是他没说出口却又真正想说的话。“后来,”他继续平静地说道,“我确实去了好莱坞,但那只是因为电影《杀戮》需要在那里拍摄。好了,我得回去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正等着我呢。”说完,他就静静地离开了。

之后,我跟美国小说家特里·沙特恩(TerrySouthern)一起去喝酒。他曾经写过小说《闪光灯与银丝网》(FlashandFiligree)和《奇妙的基督》(TheMagicChristian)。他告诉我,合作中弄不清楚是谁做了什么[彼得·乔治(PeterGeorge)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编写剧本,特里·沙特恩增添对白]。但研究特里·沙特恩的写作风格——奇怪的使用斜体字和标点符号——的行家在我提到他的写作风格时会理解我的意思,比如说,我读过一个在一小段对话后有两个问号的剧本,特里才刚接触电影的拍摄,所以在制片厂过的极其愉快,悄悄爬到肯·亚当身后低声说:“肯,布景设置的不错,不过能提高观众的上座率吗?”然后就把话题扯到“唬弄”观众的行话上来了,意思就是颠覆传统的模范电影模式。他谈起库布里克时说:“对,跟他的合作很愉快。不过,他生性孤傲清高,就因为很多人把电话打到他那儿找我,他把电话号码都换了。

“他真的不花钱买什么东西吗?我是说一定有什么他特别喜欢··”

“嗯,录音机,他喜欢录音机。”

“但那玩意儿又能买多少呢?”

“说的也是。”

“说说他的家庭生活吧,他喝酒吗?”

“他会忘了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他会给自己倒杯酒,然后开始谈论什么,结果就忘了喝酒了。我给你讲几天前一个晚上发生的一件事:我在他那里,想自己去弄点酒喝——他都忘了给我准备一杯酒了——连杯子都没有,我跟他要一个杯子,他说我们就用瓶子喝好了。用瓶子喝也行,他不会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不,他有些与众不同,或许是个天才。你有没有跟他谈过,要做一个电影创作者,而不是只做个导演?他就是那样一个人,我的意思是说,他什么事都自己干。事实上,我都为这样一个像上帝一样万能的导演着迷了··就像费里尼和伯格曼一样,他是一个新型的导演。在过去,在大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经常会损害人的创造力。现在——因为人们喜爱库布里克——拍摄电影就是展现你的创造力。我要写部关于电影和创造力的小说,主人公就以斯坦利为模型。”

“他知道你要写他吗?”

“知道,我告诉过他。”

“他说什么?”

“他说这部小说说不定可以改编成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