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不要坐失良机(3)

要成功,先发疯:实现梦想,从做一件傻事开始 作者:里奇·诺顿(Richie Norton)/著 高勤/


“退休幻想”的前世今生

在19世纪晚期,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德国、美国等国家开始为人们提供退休金。这些国家通常都对退休金的发放做出一定的限制。只有那些符合公司或政府要求的人才能享有退休金(例如年满65周岁)。公司或政府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你现在为我做事,那么将来我会付钱给你。”

现在,距离第一波退休金浪潮已经过去上百年了。已经有好几代人被鼓励去推迟自己的梦想,直到65岁甚至更晚。手握着美好退休生活的承诺(来自于管理层、政府部门或者退休规划师们),我们把自己的梦想暂时放进了保险箱,希望退休时能美梦成真。

能够退休是件好事,然而,退休计划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人们为了将来进行储蓄和投资(这是件好事)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梦想保留起来以待后用(这是件坏事)。把你的钱储蓄起来,但不要储藏你的梦想。

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在他的畅销书《每周工作四个小时》(The Four Hour Workweek)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不考虑退休因素,你的决定会有什么变化?”为了辨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假设退休制度根本不存在。人们一直工作到死亡。如果如此,你是否真的会把此刻根植于自己头脑和心灵中的梦想推迟三四十年再去实施呢?你是否会在三四十年之后再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千万不要把你的生活和工作混淆起来。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由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参议员保罗·聪格斯(Paul Tsongas)决定放弃竞选连任。此时他的一位朋友在信中给他写道“当死亡来临时,没有人会遗憾工作时间不够长。”请记住这句话。

——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 普利策奖得主、作家

这种“退休幻想”思维试图说服年轻人应该等到退休后再去过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请注意有5个感叹号)这简直是荒唐透顶!我采访过众多掉入退休心理陷阱的人,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读者,这个陷阱极易引人上当,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辨别的原则

原则一:为将来储蓄金钱和进行投资是明智的

原则二:为将来保留梦想或傻主意是不明智的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在做人生规划时,思考自己的那些“傻”主意时,问问自己是否在做自己渴望已久并且真心想做的事?问问自己是否有某个想法渗透到了你的灵魂使你觉得必须为之做些什么?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在这方面胜过你,你会有何感受?如果有人去实践你的想法,你会怎样?如果你根本不去做又会怎样?

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人们误认为“傻气十足”或“不合时宜”的想法往往就是改变命运的机遇。要肩负起实现梦想的责任,一旦你下定了决心,就要坚定不移,去推动那些你渴望追求的梦想。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我晚点再去做。”

“也许有一天。”

“我真想去做,可是由于……,没办法去做。”

那些都是一事无成者和追悔莫及者的惯用语。与其琢磨最终何时开始,不如马上行动起来。

不要迷失在等待之中。

不要错过那些可以改善自己和他人生活的机遇。

有句名言(据说出自亚伯拉姆·林肯)警示我们“好事也许会降临给等待者,但都是奋斗者挑剩的。”

该做什么?

一切皆可。

不要无所事事。

如果出师不利,

那就从头再来。

做新的尝试。

若等就绪,

万事皆空。

——李·艾柯卡(Lee Iacocca)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