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珍惜与自豪(11)

清心九書 作者:郑石岩


在她的书里,大部分的短文在记录着自己如何化烦恼为菩提,观察别人通权达变以供自己参考,无论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工作上的挑战,竹君都本着“中 国式的爱”去接纳,从接纳中认清事实,并寻找处理的方法。她嫁做洋人妇,一方面要适应先生的个性和家人,另一方面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白天要忙碌地工作 (是某外商公司的部门主管),回家又要处理繁重的家务事。她的文章,确实可以供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参考,我自己也受益不少。

人活着就注定要与痛苦和难题共存。你把它当朋友,才能激发勇气和智慧,圆满地克服它,这就能令你心智成长。要记得!你要以迎接困难和伤痛的态度,把 它化做光和热,千万不能逃避它,否则就要陷入迷失和困境。这就是佛法里唯识家所传授的心要之一,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以为己用的。

解开倒悬

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活。要把它当目的来珍惜,而不应该把它当做手段。如果你把名望、财富和出人头地当目的,而把生活拿来当手段,你就发生了“倒悬”,它使生活空虚和迷失,甚至发生种种精神生活的难题。

倒悬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倒错现象。使人和自己的生活疏离,目标和手段颠倒,无法体验到生活本身的乐趣,而强迫自己向外不断地追逐,心中不时有着如饥如渴的欲求;但越是追逐,心里头却越是空虚。这样的心理状态正是十法界中的“饥鬼道”。

在《佛说盂兰盆经》中所讲述的正是这个心理情结。而每年佛教界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所办的盂兰盆法会,就是为解倒悬而说法。在经典中所记述的内容是:

佛陀的弟子目连尊者,因修行而得神通力,他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依经上记述,饿鬼道的众生,骨瘦如柴,皮包骨,肚大如鼓,咽喉如针,口吐 火焰,不见饮食。目连孝心,便以神通力送食物给母亲,母亲拿到手里,送进口中就化做火炭泥沙,不能受食。目连惊骇往谒佛陀,佛陀告诉他说:“你母亲罪根深 结,非汝一人之力所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

于是佛告诉目连,七月十五日当天,是十方众生解忧、修行证果的欢喜日,他们是清净戒圣众,其德汪洋,要这时供养他们,请他们为你母亲说法超度,才能解脱。目连照办,母亲也得到解脱,以后便制订了盂兰盆的仪律,相传成为今日的盂兰盆法会。

这则故事是用象征式语言写的,所谓目连的母亲罪根深结,是指六根沉迷于所欲,因而心理上发生了贪婪和占有的情结。在此情况下,便会如饥如渴地向外追 求。肚大如鼓,象征占有和欲望;骨瘦如柴是生活陷于苦难和困境;咽喉如针是指每天焦灼往外追寻,饮食无味,消化困难;口吐火焰是指寝食难安,火气很大;伸 手取食,食物化做火炭泥沙是指食之无味。

很明显的,当一个人犯了贪婪,把生活当手段,如饥如渴地往外追求,就会变成那副饿鬼的模样,那就是饿鬼道,是倒悬情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