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秉持旧时的价值观,不会得到幸福(1)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作者:本田直之


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

为了完成本书,我特意前往那些占据幸福指数排行榜前列的北欧国家造访,听取了当地二十多名各行各业人士的意见,其中很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次采访,我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你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我问的是“东西”,可回答的人没有一个告诉我“自己想要什么东西”。

在我所得到的答案里,几乎找不到任何和“车”或“房子”相关的具象物品,都是“想要家人健康”、“希望朋友和我认识的人都能取得成功”之类的回答。

下面摘录一组采访的内容。

希望孩子们能有个安定、美好的未来。我并不是为了能涨点工资、买幢大房子,或是想有辆好车才去努力工作的。

——托马斯·弗罗斯特/丹麦/网页设计公司职员

我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人一旦被欲望奴役,就会一二三四五……什么都想要,永远没有尽头。我只希望家里人都能够身体健康,希望自己在工作上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阿尔特·托努纳/芬兰/诺基亚公司职员

而如果对日本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会听到什么样的回答呢?毋庸置疑,时代不同,答案各异,但我想以具体“实物”作答的人还是会相当多吧。

从北欧民众的回答中,我切实地感受到“通过物质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是因为,从物质中获得的幸福感,是难以持续的。无论是“买了块名贵的手表”,还是“买了辆很贵的豪车”,人在下单购物的那一刻,确实能获得强烈的满足,但这样的满足感很难长久地持续下去。在猎物到手之后,每天还会为此喜上眉梢的人我想并不会太多。

一年之中,我有将近一半的时间会在夏威夷生活,每年都会去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旅游。以北欧国家为首,这个世界上所有位于幸福指数排行榜前列的国家,我几乎全部造访过了。让我渴望在这些国家生活的理由是,这些国家的国民普遍觉得与物质相比,他们更为珍视那些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北欧人而言,“旅行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大的主题”。这和日本人所习惯的“购物式旅游”截然不同。北欧人对旅行意义的诠释通常来自于“到陌生街道上去走走”、“到海边进行海上运动”或是“到山中去亲近大自然”等可以沉淀为生活经验,构筑成个人经历的东西。

我想多出去旅行旅行,那样能让自己的世界变得开阔,因为要是总在一个地方待着,生活难免会变得枯燥。我认为“开发人不同的感觉”非常重要。旅行对我来说,不只是到各大景点走马观花随便逛逛,而是要能体验到在当地实际生活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

——提姆·莫尼纳/芬兰/作家、翻译家

近来,旅游行业变得渐趋饱和。“到米兰置衣”、“去参观自由女神”之类的旅游线路越来越难以组团。一直以来,在海外旅行尚属于非主流的时期,日本人光是能出一次国便会哇哇大叫并经久陶醉其中。但是现在,打小就去过好几次夏威夷的人一抓一大把,大多数人都对出国旅游驾轻就熟。

现在在夏威夷,有很多以潜水等海上运动为明确目的的旅游团,甚至“参加檀香山马拉松”或是“铁人三项大赛”之类的体验型旅行项目也在逐渐增多。

不觉得这就和在经济高速成长期结束后,大家渴望拥有更多物质的情形非常相似吗?我们为家里添置了冰箱,买回电视机,又配齐了洗衣机,还有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想必也确实曾给人幸福的感觉,可是一旦万物俱备之后,即便是再次购买相同的东西,也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不管那些更新换代的产品增添了多少全新的功能,到手之后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度也并不强烈。

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购物只能满足心灵暂时的欲望,而经历和体验却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