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导正(12)

助你好运:幸运原来触手可及 作者:刘轩


习惯二:培养自我效能感

“锲而不舍”是幸运人的特质之一。他们的毅力让他们能够撑过瓶颈,当多数人都放弃时,他们还能继续坚持,直到某一天,一个Lucky Breaks让他们扭转乾坤。

第三次尝试才会遇见幸运

我父亲是我认识最成功的人之一。他白手起家,沿途也受到不少幸运的眷顾。

我出生时,家境并不富有,连小康都称不上。家里没有厕所,只有一间跟左邻右舍共用的茅房。房子是违章建筑,紧挨着铁道,盖的不是很好。火车每经过一次,家里就“地震”一次。

当年,我父亲因为口才好,获得机会主持一个全新的益智节目,叫“分秒必争”。他从主持、撰稿、出题全都一手包办,经常工作到深夜。每次节目开始,父亲会面对镜头做个简短的励志开场,稿子都是自己写的。过了一段时间,累积了不少篇这种小段子,已可集结成册,他便投稿给台湾许多出版社,但全被退回来了。被拒绝的原因:“篇幅太短,分量不足”。

父亲并没有放弃,直接跑去印刷厂,拜托老板算他便宜些,以最廉价的纸墨、最普通的装订,印成小小一册。印完第一版,版子就拆了,根本没指望会再版。

但很奇妙,这本书卖得越来越好,询问度越来愈高。某天甚至接到一通电话,是国防部打来的。那个年头,国防部打给你,八成没什么好事。

“刘墉先生,我们读了您的著作。”电话另一头说:“我们觉得篇幅简短、内容合适且携带方便,适合国军阅读,想跟您订购几本。”岂知,其他出版社拒绝的原因,正是国防部看上的原因。收到订单,我父母亲都落泪了,因为那“几本”的订单,其实是好几万本。

这本名叫“萤窗小语”的书,改变了我们全家的生活,也让我原本计划以绘画维生的父亲,无意间成了畅销作家,影响了好几代的年轻学子。假如当年父亲收到那些出版社回信,就打消了出书念头的话,一切都会不同。

而当我问父亲:“你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了我四个字:“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英文解为一字:Persistence。

无论中外,几乎所有成功人士的传记中,都会提到persistence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而英文有句谚语“Third time\'s the charm(第三次尝试才会是幸运的)”,而企业巨匠的坚持和毅力往往远超过三次。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之前发表过上百份研究;爱迪生做了上千次实验才发明了电灯泡;毕加索画过上万张作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维京集团(Virgin Group)成立过400多家公司;Google 推出过上百种数码产品,连现在被外界视为“百发百中”的苹果公司,在研发过程中也淘汰了90%的点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