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忠诚别人之前先忠诚自己

让生命选择卓越 作者:姚望


忠诚由“忠”和“诚”两部分组成。“忠”就是公而忘私,也就是说在处理公事的时候,不夹杂任何的个人私心。那种单纯的、完全抛弃个人利益的忘私,是很难真正寻找得到的。而“诚”就是无欺无伪,不欺骗老板,不虚伪,不向老板提供虚假信息,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的自私天性是不能避免的。从忠诚的内涵来看,要想忠诚于你的老板,你首先要忠诚于自己。

作为一个成功的职业人,首先必须忠诚于自己。如果一个员工连自己都不忠诚的话,还谈什么忠诚于老板、忠诚于公司呢?忠于自己的员工,懂得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会按照自己既定的价值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然后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懂得自己的价值的实现永远都是建立在公司的基础上。因此,无论是老板,还是职员,忠于自己的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准则。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就像变色龙一样,走到哪里都会改变自己的意志,这种人永远都不会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负责。

同样,用人单位在选择的时候,也非常看重职员这一点。他们明白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同样也不会忠于公司。所以,在面试的时候,用人单位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表现得很茫然。他们寻求工作的目的既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权,仅仅只是为了一时的兴趣。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目标的人,就是不忠诚于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对公司忠诚呢?所以,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在对待员工的培训问题上,首先强调要教育员工对自己负责,然后才有可能对公司负责,对老板负责。 

其次,作为老板,都希望拥有更多的忠诚的员工。可是,对员工来说,忠诚的对象到底应该是谁,这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在一些小的公司和企业,员工就是要忠于自己的老板。可在一些国际性的大型公司,又应该对谁忠诚呢?是忠诚于公司,还是忠诚于上司?恐怕很多老板和管理者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唯有首先忠诚于自己,才能忠诚于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可是,这里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说忠诚于公司,而要说忠诚于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呢?这是因为,公司毕竟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像国家一样。我们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就必须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老板是公司的代表,我们必须忠诚于老板。可是,在企业中,普通员工直接向老板表露自己赤胆忠心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老板就在公司里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了企业文化来进行教育和训练。企业员工只要忠诚于这些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这些原则和方法办事,其实也就是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老板。 

最后,忠诚于自己的最后的落脚点依然是忠诚于上司、忠诚于老板。当今社会,任何物质资源加在一起都不能自动地产生经济效益,唯有人是最能动的、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因素。员工的忠诚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企业只有有了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同样,员工也必须依赖企业的事业平台才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而这种双向利益的实现,就是来源于员工对自己的忠诚。

在当今职场中,员工首先要忠诚于自己,然后才能忠诚于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而忠诚于上司、忠诚于老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