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入侵”和“信息控制”(2)

信仰:洗脑术终极课程 作者:高德


什么是信息控制?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递几乎无孔不入。但究竟哪些信息是真实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怀有企图的人故意创造的?很多时候人们难以辨别。通过针对性地传递信息,来引导人们采取趋同的行为,实现控制一个群体的目的,就是信息控制。

与通过信仰进行洗脑相比,信息控制更加直接。它更像是一种“洗脑”的战术手段,使用于广泛的细节,与信仰洗脑互相配合。控制者根据自己的利益,有意地控制和传递信息,只把想让受众知道的“元素”传递出去,而对他们利益有害的,就会通过一切方法截断传递源,甚至进行曲解和篡改。

1.同一个事件,我们提供的介入角度不同,人们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2.人们的立场、角度、思维方式总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即便以相同的角度进入相同事件,获得的结论有时也会差别很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人传递信息,在信息控制中就非常重要。

3.人的感官特点和喜好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同一个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印象。

比如艾森议员与联邦调查局在华盛顿地区的财务官关系很好,他们两个人都是胖子,而莫里贝特议员则与之不睦,双方见面如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所以,艾森议员就成为FBI每次在国会接受财务质询时的首选人,因为他得出正面结论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如果换成莫里贝特议员,FBI的所有议题都可能在国会被掣肘,一点小问题也会被他制造成大麻烦。

4.即便同一个人,因为身体和精神的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也会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印象。比如他在健康时会平和地接受你向他解释一桩生意的失败,而在生病时则会愤怒地让你“滚出去”。

5.位置、距离或者地点,甚至光线的不同,都会影响我们观察事物的结果。有的人在现场看一场球赛,会觉得非常精彩;但如果让他在家看电视直播,就可能会感觉这场比赛异常枯燥,毫无观赏价值。

6.把同一件事放到不同的背景中,与其他事物混合,也会让人们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和结论。参考对象改变时,人们对同一件事的观点也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巨变。

7.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的,给予人们相对应、相辅相成的信息,但是当给予他们相反的、扭转他们认知的信息时,其结果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8.在不同的习俗、信仰或者家庭中,人们对同一件事物也会做出不同的结论。信仰通常是决定性的,就像我们不能在基督徒面前羞辱上帝,也不能在伊斯兰教徒面前谈论可兰经的“哪些教义”是“违反”某种文明规律的一样。

实例一:

由中国编撰的大型汉日双语词典《新汉日词典》,在商务印书馆与日本出版社协议合作出版后,被日本人进行了多处肆意篡改,有目的地增加了某些诱导信息。

其中,将关于“九·一八事变”日文释义中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等字样分别改成了“日本军”“占领”等字样;在“中国东北地区”释义后加上了“(旧满洲)”。而且还将“汪精卫”的释义注明为“革命家、政治家”;而对于“李登辉”和“陈水扁”的释义则注明为“台湾总统”。

实例二:

在美国,情报系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组织。可以说,谁掌握了美国的情报系统,谁就有可能成为美国政坛的实权派。反过来讲,美国政坛任何一种强大的势力,都会染指情报监控机构的控制权,并成为信息控制的主人。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以反恐为名,加强了对民众的“保护”(实为控制和监视)。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长达102页的题为“让美国更安全”的报告,推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监视和搜集国民资料的超大型电脑数据库计划(TIA)(“监视国民计划”),除了监控有恐怖倾向的人物,重要的任务则是收集民众信息并放进数据库进行分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