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独立电影需要正常的放映渠道 1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作者:李名


潘剑林:独立电影需要正常的放映渠道

你拍电影之前的经历挺复杂的,专业是经济法,后来又从事航空遥感、房地产、民航客货运输代理等职业,最后是怎样想到要做电影的?

我刚毕业那会儿有一股做生意经商的风潮,普通年轻人的理想无非就是挣钱、升官。我本来应该是在检察院、法院上班,但感觉自己的自由个性又很不适应,做生意也是看什么挣钱就干什么。有一天我突然发觉忙忙碌碌的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思,心里特别空虚,就把自己的公司给卖了。后来认识了一个算命的宝通师傅,他家里有很多录像带,我从那里借了几盘,其中有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和贾樟柯的《小武》。我看完之后受到很大的震撼,从来都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这些电影是那样的简单、清新、质朴、真实,但是直接刺激到你内心最柔软处。然后觉得这么简单、真实的电影我自己也能拍。后来自己就拍了一个16毫米胶片的短片叫《鳗鱼》,花了大概5万元钱。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连什么是剪辑点都不知道,也没见过胶片、摄影机长什么样,在刘浩导演的热心帮助下拉起一个班子就上了。那时候也没有DV的概念,觉得拍电影就是应该用胶片。

《新娘》这部纪录片是一个什么样的片子?

我自己买了一个摄像机,经常出去拍一些素材什么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发现暂住证这个事。很多外来民工经常因为没有这个证件被抓。后来遇到一个来北京打工的新郎,新娘因为充数被遣送回了老家,新郎就开始了到处寻找新娘的过程……暂住证也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政府的本意估计是一来认为民工衣衫褴褛影响市容,二来也担心民工出来犯事,暂住证能起到一个吓唬、阻止的作用。到后来这个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大,直至“孙志刚事件”的发生。

《早安北京》是你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请你说说当时拍片的一些过程。

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有一个私家侦探,也是本片的主演,有一天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绑架案,叫我过来跟踪拍摄。整个过程特别有意思,我就有意把这个做成剧情片。后来又增加了一条按摩女的线索,两条线索互不相干,想做成贾木许的《地球上的一夜》。

《早安北京》曾经发行过DVD,片名被改成了《色劫》,包装成三级片的样子。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电影一开始就没有电影局的审批。出版商当时把一批片子,包括章明的《巫山云雨》都做成三级片的包装。后来我觉得名字也无所谓,“色劫”也起得挺好的,有色有劫,符合影片本身的内容。另一方面音像的发行在那个时期内能让这些独立电影起码有“合法”的、公开的渠道来和观众见面,而不是总在酒吧、咖啡馆小规模的放映。出版商利用他的商业目的和手段来促进发行保障自己的利益,独立导演能够有渠道让自己的电影和更多的观众见面,双方受益,我觉得挺好的。而现在,形势可能更加困难了,独立电影很难有一个合理、合法的渠道来流通。

《夜未央》是一部争议很大的影片,说实话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这部影片,但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部片子让我觉得电影的形式是可以随心所欲和花样翻新的。

我没有刻意去寻找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目前我认为自己的资历、沉淀和积累还很匮乏,而电影艺术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那么多优秀的导演拍出了无数经典的影片,我们要找到电影艺术的突破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拍电影的基础就是这个故事首先真正触动了我,我的作品必须能真正令我自己内心澎湃。后来有一个女孩给我讲述了一个关于她的故事,就是《夜未央》的故事原型。很多男人在性的方面没有去想过女人的感受,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去反省过这些,所以她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于是决定把它拍出来。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带给男性一种反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