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沦为心理动物(2)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石勇


4、人们一旦从别人身上获取了心理优势,往往不会收手

尽管情况并不一样,但这个17岁的女生,让我想起了一位2B青年在一档相亲节目上的失败表演。

人与人之间有区别,但心理规律是不认人的。

在VCR和台上,这位2B青年使劲耍时尚小青年派头,并陶醉在自己的各种POSE中,以为表演得这么有个性,定会博得女嘉宾的青睐,却没想到一通卖力表演之后,面前灭灯一片。

在退场时,他不玩时尚造型了,眼里露出失落、惶恐,一再辩解“其实大家不了解我”、“真实的我不是那样的”。

很无辜吗?非常遗憾,在那一时刻,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心理动物。

这位2B青年独特的内心语言是这样的:“我觉得玩时尚小青年很有特点、个性啊,所以一定会得到女嘉宾的欣赏”。

于是,他这样玩了,却没想到,自己面对的不是无知少女,而是一帮阅男人无数的女嘉宾,自己这样装13只会显得幼稚可笑!

灯全灭后,他知道自己玩砸了(除非突然精神失常,他才能否认这一点!),但把自己装13失败偷换为:在VCR和台上耍时尚小青年派头的那个人不是真正的他。动机是企图挽回面子。

但这一招却几乎是自杀式的,整个把自己搭了进去。他相当于主动招供:“其实我很愚蠢,你看,我居然去扮演一个时尚小青年,以为会被欣赏。而被灭了之后,我为了面子又说真实的我不是那样子的,可见我多么虚弱!”。

招供完后,他无异于对广大观众深情呼唤:“既然我这个人是如此的虚弱和愚蠢,那么,你还等什么?请放心地鄙视我吧!”

他为什么玩砸?

很简单,他想的只是“我这么玩别人一定会喜欢”,而没有“我这样玩会显得很幼稚吗?”的意识。他看见的只是自己在心理上想象的别人的反应,本质上,看见的其实只是自己。因此,在场上,他其实有一半是表演给自己看的!

玩砸本来也就玩砸了,像这种“一次性博弈”的情况,他正确的做法就是退场时继续装下去,这样虽然玩砸了,但还能保持一种“自我”的同一性。

请注意,下面我要讲一个心理常识:在存在心理博弈的场合中,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自我”同一性。一个“始终如一”的POSE是具有心理威慑力的。为什么?因为它象征了一种坚定,背后有强大的心理力量支撑。如果这位青年真的这么玩了,对他掌握生死大权的那些女嘉宾们,以及观众们,即使觉得他幼稚可笑,但由于信息有限,是否真的可以鄙视他,他们在心里面并无真正的确信。

杯具的是,他居然否定了自己的表演,以为效果只是:别人也会按他的辩解认为这的确不是真实的他。他没想到,别人一旦认为他幼稚可笑,获取了心理优势,就不会收手,在心里面倾向于希望他表现得更幼稚一些。而他还挺配合,把自己一直以来的虚弱和突然发生的愚蠢全盘暴露!

是的,人们一定会热烈地回应他的深情呼唤——放心地鄙视他!

你也许会说,可能有些人会受他的暗示,觉得真实的他可能也不是那么幼稚。

我想说,当然会有这种人,但很可惜,他们不仅缺乏洞察力,而且不知道在自己心里面发生了什么。

发生的是这件事情:2B青年显示的“无辜”造成了一种道德压力,让这些人阻止自己继续去痛打落水狗表现心理优势。他们涌现出“好像真实的他也不是那样哦”的念头,其本质,只是为了解除道德压力给自己造成的心理负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