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啤酒、打口带、EM7,以及二府庄中安放的青春(15)

昨日不辞而别:废都摇滚记忆1990-2014 作者:锤子


2008年之后乐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九几年的时候乐队特别苦,没地儿排练,找农民房、出租户,老被人撵,经常都是从这个村撵到那个村,更别提演出根本挣不到钱。到了2005年,全民娱乐的时期开始了,乐队一下多了,但水准直线下降,不会弹都敢组乐队,几首歌就那么几个和弦,娱乐化时代嘛,但是他们又没什么大的发展,只是图自己开心。2008年整个经济下滑得很厉害,乐队都受影响,正好第一批人也都退了,形成了一些老皮(陕西方言,意指老一辈)阶层。因为老皮阶层增多,酒吧的辉煌时代开始了,真正的演出酒吧开始有生意做了。2008年很多人都去北京了,画画的去北京,干啥的都去北京了,西安一直就是一个基地、培训班,培养出来了就出去,全国现在多少知名的都是西安出去的。二府庄之所以能形成那么一个文化氛围,就因为它旁边是美院,美院的学生再不争气,也毕竟参与这个行业,至少对美术有一定的认知,对音乐有一定的要求,这在别的村是很难见到的,有这么多艺术人员在那儿待着,对吧。所以《华商报》当时不是给弄了一个“画家村”的称号嘛。

2008年之后酒喝得少了,原因是生意不行了,人心惶惶,都在谈论拆迁的事情,还有就是结婚。结婚后下了班急着想回家,不愿意在外面待了。过去一个人就很随便嘛,喝到几点都行,无所谓,全天24小时都不出去啊,喊一声,吃的就给送来了,吃喝拉撒都在那儿。也不用出去交流,因为朋友都往你这儿跑,就跟个办事处一样,没事就坐着,哦,今天你来了,明天他来了,就这种生活。我也不烦,无论干什么都有人陪,这点特别好。这个人毕业了,走了,还有新来的人,所以这个锅不停地在炒,不停地在往里加料,所以慢慢地,这个店就变成一锅老汤了。

2012年拆迁前就盼着那几天,但是真到那天来了,觉得,唉,我想的是人生另一个开始,终于把这一段岁月结束了,因为时间确实太长了。但似乎命运就这么决定了,时隔半年,实在是干什么都不顺,最后大家提议,还是开吧,所以现在换了个地方继续开。还是不想跟朋友们失去联系。拆迁以后,我谁都不想联系,因为我一直觉得,人家之所以跟你热乎,就是因为你开了个店,然后店没了,也就没啥交情了。最后发现不是这样的,很多朋友依然还惦记着,开业那天很多人从各个地方赶来,这不,现在的鳗鱼乐队的成员也是互相介绍认识的,让我想起当时的老山羊,当时撮合他们乐队的时候。这些人,时隔这么多年又是这样子。虽然说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不变,玩音乐、组乐队,这些事情永远不变。只是,曾经,唉,大家都变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