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清:江湖成熟的时期(2)

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起因 作者:于阳


商帮和行帮的兴盛

商帮是中国商人组织即商会的先驱,也是江湖社会的主要成分。虽说商贾自殷商以来一直活跃,譬如春秋战国时,范蠡、吕不韦等人已是一方巨富。但是,古时商业仅是个人行为,没有业界组织和制度。

两千年后,明朝大批商帮崛起——徽帮、山陕帮、广东帮、江西帮、洞庭帮等,标志着商业界自发组织群体的崛起。此时,商人成伙合作,商业人口增多,阶层扩大,并带来人口格局变动和家族秩序不安定,事实上形成对小农经济社会模式的冲击。明初江苏周庄有巨商沈万三,其富可敌国,近在南京咫尺,不幸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眼中钉。朱元璋先是勒索沈万三重金修筑南京城墙,勒索后还不放心,干脆将其流放云南,以消除心头之患。这故事可充作一个注脚,解释商帮对于朝廷的异己性。

作为商帮前身,商业行会在唐代就已经产生,但是数量稀少,而且非商人自发组织,准确说是朝廷官办的行业监督机构。自明代以后,商业、手工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迅速增长,民间自发诞生了基于乡缘的合作商帮,其趋势蔓延开来,逐渐凝结为一种新制度萌芽,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江湖的部分习俗和性格不少源自商帮禀赋,譬如:“人在人情在”“人一走,茶就凉”“人情紧过债”“人情薄如纸”,还有所谓“市侩气”和“世故”性格,与商帮现象不无关涉。

明代的手工业比宋代有显著进步,商品和产量迅速增加,工艺和技术进步飞速,矿业、纺织、陶瓷、造船、造纸等产业已具有规模化经营趋势。因应手工业繁荣需要,商业发展十分迅速。又鉴于人口繁冗,耕地狭窄,全国各地都有不少人脱离农业,转而投身工商。吕坤《去伪斋集》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天下从商者“不知几百万矣”,可见其规模大小。当时,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一亿人,刨去妇女童叟,成年男子人数低于五千万人,商人在男人中的比例达10%以上。而且,这还是以全国平均数计算,倘若在商帮发源地山、陕、闽、徽诸省,从商比例就更高,几个男人当中就有一位商人。商人和商业对国民的影响可见一斑。商业造就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各地10%~30%不等的人口比例溢出了乡村家族定居体系,从古老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的广阔天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